求子好難?染色體、子宮異常...「習慣性流產」6大原因

一名狼父性侵女兒6年,竟還噁稱:我有結紮妳不會懷孕。(示意圖/達志影像/本文當事人無關)

▲求子好難?染色體、子宮異常...「習慣性流產」6大原因。(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在不孕症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習慣性流產」導致生子困難,根據統計,約100對夫妻中,就可能出現一對是習慣性流產。不孕症醫師蔡鋒博指出,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因素相當複雜,目前已知和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異常、子宮異常等因素有關,其中更包含不明原因。

蔡鋒博進一步說明,所謂「習慣性流產」指的是連續三次以上、懷孕週數,約20週以前的自然流產,其中內分泌、免疫等都是因素之一,此外也可能和環境因素,如生活壓力,環境污染、有毒物質、感染(如弓形原蟲、梅毒、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等)有關。醫師也分別說明目前已知的六種原因和治療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染色體異常
蔡鋒博表示,根據報告指出,從早期流產的胚胎研究中可發現8成以上的染色體異常,但是對習慣性流產的夫妻所做的夫妻染色體檢查發現異常的比例卻只有3%,表示胚胎染色體異常可能是發生在精子、卵子或是胚胎分裂成長的階段。

若一旦確定是因為夫妻其中一位染色體異常造成的習慣性流產,目前唯一的方法可能是讓他們繼續嘗試直到成功為止,或者考慮精子或卵子捐贈。

2.內分泌異常
內分泌異常也是習慣性流產的一大原因之一,蔡鋒博指出,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泌乳激素過高症、甲狀腺功能異常或黃體機能不全。只要針對內分泌異常妥善治療,懷孕的機會還是相當大。

3.子宮異常
蔡鋒博表示,臨床上收治過不少子宮異常的案例,如先天雙子宮、雙角子宮、子宮中隔等,或是後天異常,如子宮內沾黏。子宮異常都可經由子宮攝影及子宮鏡診斷,有些狀況可以手術治療,但若是嚴重異常,可能除了代理孕母外,暫時無法生子。

另外,也有少數患者是因為子宮肌瘤引起習慣性流產,治療上則可透過手術切除肌瘤,或是先使用性釋素協同劑的藥物讓肌瘤縮小後再嘗試懷孕。

4.子宮頸閉鎖不全
蔡鋒博強調,這類型的患者通常會在妊娠第二期早期,約懷孕13週以後,發生流產狀況,其典型症狀就是先破水、陣痛,而流產時,胎兒通常還會有心跳。在治療上,建議懷孕14週以前先做手術,把子宮頸紮起來。

5.免疫因素
第一種事母體本身自體免疫所造成的流產,如紅斑性狼瘡、原發性血小板過少等。而有些習慣性流產的患者血液中也發現一些自體抗體,如抗磷脂質抗體、抗細胞核抗體和抗DNA抗體等。目前抗磷脂質抗體過高的患者可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來治療,直到成功懷孕為止。

另一種免疫因素則和「排斥」有關,蔡鋒博指出,胎兒之於母親也屬「異體植入」,因為胎兒基因一半來自父親,不過一般母體不會發生排斥胎兒的情形。但有些婦女可能因為子宮內免疫系統太強或胚胎本身有問題,子宮內免疫機制無法達到良好調適,對胚胎產生排斥,造成流產。不過這樣的狀況仍屬假設階段,因此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治療出現。

6.原因不明
臨床上有超過一半的習慣性流產患者仍無法找出問題所在,被歸類為原因不明。但有科學家發現,老鼠身上有一種LIF基因,具有這個基因缺損的老鼠,會有習慣性流產的問題,因此運用基因治療則可以減少流產的發生。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