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體型」腰腿比>1.8,糖尿病、腎病風險易增加。(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鳥仔腳真的健康嗎。台灣流行病學會發表研究,利用3D全身立體攝影分析,腰圍大於90公分及大腿圍小於50公分、頸圍超過38公分、或腰腿比1.8以上的「蘋果體型」,罹患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風險,較正常人多2倍。國際文獻更顯示,腰腿比是偵測第2型糖尿病及內臟器官癌症風險的最佳指標,國人可透過腰圍及腿圍來觀察疾病的發生風險。
台灣流行病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教授表示,過去人們都認為胖子、腰圍過大者易罹腎臟病,但每個人的體型和身高不同,有些人終其一生腰圍和腿圍都未超標,與過去國人熟悉的BMI、腰圍和腰臀比相較,腰腿比反而是觀察慢性病的重要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計畫總主持人暨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弘毅教授指出,本次研究個案是以49歲的計程車司機李先生為例,平時工作忙碌的他,因疏於自我健康照顧,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其腰圍是101.6公分、大腿圍49.0公分,腰腿比為2.07,近日更罹患第三期慢性腎臟病,經過半年的健康促進,如減重、控制澱粉攝取量、提高健走次數後,現已控制病情。
「腰腿比超過1.8,就會提高腎臟病發生風險。」許光宏表示,臀圍與大腿圍周邊肌肉易分泌對身體有益的蛋白質,可降低內臟器官等慢性病及抑制癌症發炎,因此民眾的腿圍並非越瘦越好,而是要讓下盤維持一定的穩固度,才能降低慢性病風險。
最後,許光宏更提醒,民眾管理體型的重點應在於減少腰圍、頸圍,並增加腿圍,才能促進健康。他建議民眾可趁工作空擋做腿部肌力訓練,譬如「手扶椅背、一腳抬膝」重覆8~10次,有助於加強腿圍,避免慢性病纏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