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4徵兆透露你的健走沒效

出處:康健雜誌213期
作者/楊心怡
圖片/康健雜誌

健走可提升骨密度、防失智、減少中風、乳癌風險等,美國大型研究甚至發現,快走比慢跑更能降低血壓、血糖和膽固醇,預防得到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但是,你走對了嗎?

健走是和緩的運動,必須走得夠久、並達到一定強度,才能發揮效益,美國紐約個人健身教練暨瑜伽老師茱蒂.關(Judy Kuan)在《預防》雜誌中提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沒有流汗

如果你身體沒有濕到需要換衣服,或是臉部、額頭都沒冒汗,那麼你很可能並未達到最大心跳率的75~80%,這是最理想的有氧運動的心跳區間,關解釋。

她進一步提醒,假設你健走30分鐘,你必須有10~15分鐘的心跳率是在這區間內,才能達到運動效能。

最大心跳率:預估最大心跳率=220-年齡

2還能一邊說話、一邊走路

運動時有個伴總是比較不孤單,但要注意,如果你能一邊健走,一邊還能講完一句話而臉不紅氣不喘,那你可能得再增加強度了。

不妨試試快慢交替走。例如快走1分鐘,慢走2分鐘,如此交替進行,不僅有助消耗更多熱量,而且也比較不易受傷。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一項小型研究指出,比起健走時保持相同速率,改為「快慢交替」的走法,更可幫助糖尿病患者有效率地控制血糖。

3一直覺得沒有看到成效

這是最直接的判斷依據。不過與其因此灰心喪志,不如就當成一項指標,提醒自己:該做點改變了!美國洛杉磯個人教練凱莉(Sarah Ann Kelly)建議,不妨將以前一天一次的健走拆成一天兩次,「一天有兩次的時間提高心跳率,將有助增加燃脂效益」。

4健走完後不累、不痠痛

沒有痠痛、沒有疲倦感,就表示你的強度不夠。瑜伽老師關也提到,不要誤以為健走完不累不痠,就表示你的肌肉很強壯,「即使是平常走路,也應該要會累,才能真正達到運動效果」。

關建議,可以改走上坡,這樣就能在不用加快速度的情況下,鍛鍊到小腿、大腿、臀肌等肌群,同時有效增強心血管功能。

提醒你,下坡時為了避免膝蓋可能的傷害,步伐要變小。

正確健走注意4要點

選對好鞋

健走雖然是低衝擊運動,但鞋子的避震功能仍然很重要,慢跑和健走的運動方式很接近,慢跑鞋能承受更高的衝擊,因此拿來健走也很合適。其他像質料輕、透氣、柔軟,也都是一雙健走鞋的基本條件。【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13期

【延伸閱讀】

做對這件事,跟「鐵腿」說bye bye!

效果大打折扣!運動「前」別喝它

運動效果總是不好?沒想到「鐵」竟是關鍵

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康健雜誌 健走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