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也能回收?北榮靠「膝關節廢骨」 2年拯救百癌患

▲關節置換剩骨「咬碎重置」海綿骨,術中解凍就能馬上用。(圖/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位37歲的婦女罹患軟骨黏液樣纖維瘤,若依舊有療法,僅能將行傳統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病患所捐贈的「剩餘碎骨」在術中修整至適合形狀,重新填充至體內,雖然可使長期受癌細胞侵蝕、破壞的骨頭,得到填充、支撐之效,但手術時間延長,病患暴露與感染風險也會隨之遽增。

台北榮總於2011年9月起,與生寶生技共同研發出「第一代海綿骨碎片」,分成2.5cc、5cc、10cc、20cc及30cc等五種規格,術中解凍後打開包裝即可使用,該名罹患軟骨黏液樣纖維瘤的婦女,便是首位使用第一代海綿骨碎片的病患,於2014年9月術後至恢復良好,至今未聞感染情況。第一代海綿骨碎片,迄今也提供160位病患臨床使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移除的舊式骨碎片。(圖/台北榮總提供)

台北榮民總醫院骨腫瘤治療中心主任陳威明表示,舊式骨碎片是油捐贈手術取下後進行冰存,根據人體器官保存庫管理辦法所規定的傳染性病原檢驗及捐贈者合適性進行評估,再來判定是否可供移植使用。

舊式骨碎片在移植手術時,主治醫師須花較多的時間來處理骨頭,不僅拉長手術及病人在手術檯上暴露的時間,增加病人感染的風險,且因舊式骨碎片一次只能供一人使用,有時病人只需用少量,剩下的部只能銷毀,造成珍貴骨組織浪費,十分可惜。

為改善這些缺點,第一代海綿骨碎片在舊有的流程上增加「製程」的流程,包含咬碎、清洗、包裝、最終滅菌及品管(QC)檢測。

▲舊式骨碎片樣本。(圖/記者嚴云岑攝)

咬碎的部分主要是清除舊式骨碎片中不需要的硬骨及其他表面的軟組織,並且處理成每顆約5-10毫米大小的海綿骨碎片;清洗的部分則是用來清除捐贈者的油脂跟血水;包裝的部分則是根據規格做定量的包裝;而最終滅菌及品管(QC)檢測的執行是為了確保每一包第一代海綿骨碎片的無菌性,以保障病人使用上的安全性。

陳威明說,第一代海綿骨碎片適用於填補因粉碎性骨折、人工關節鬆脫與骨溶解、骨髓炎與骨腫瘤等疾病造成骨缺損,雖在原有程序上花費更多的時間,但卻能有較多的時間以更嚴謹的方式來處理這些珍貴的骨頭,減少移植手術所需時間,更加保障異體移植骨頭的安全性。

▲人骨也能回收?北榮靠「膝關節廢骨」,2年拯救百癌患。(圖/記者嚴云岑攝)

目前「第一代海綿骨碎片」並無健保給付,患者需依使用的骨量付費,價格從2.5cc的2800元到30cc的1萬4000元不等,基本上屬成本價,比起美國更低了2~3倍之多。陳威明說,異體骨頭的捐贈跟移植是一個飽含「愛」的生命延續,希望未來團隊能研發出更多樣化的骨頭組織,並且朝向更進步的保存技術,達成國骨國用的期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