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衣服」太長怎麼辦? 醫師分析割包皮的優缺點


▲包皮究竟要不要割?常困擾著許多人。(示意圖/記者張一中攝)

文/陳映庄醫師

新生兒的包皮本來就是處於包莖(包皮開口小於龜頭直徑)的狀態,造成清洗上的困難,隨著年紀增長,大部分在青春期前後會自然脫開,若洗澡時硬把還是包莖的包皮往下推開,容易導致包皮前端撕裂傷或是往下套住(嵌頓)龜頭無法推回去造成疼痛或缺血稱為「龜頭崁頓」,必須去醫院處理。

清洗新生寶寶包莖的小鳥鳥時,請記得:
爸爸媽媽可以「輕輕的」把包皮往下推到有張力(或阻力)出現的位置,再用清水沖洗即可!記得要確定包皮有回到原來位置,以免發生龜頭崁頓。(想看圖片的請自行google「龜頭崁頓」囉)

昨天看到很多爸媽問到要不要割包皮的問題,我做了個小小的整理,割包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盛行的程度也不同。

包皮簡介: 
為皮膚構造,具有非常好的延展性能夠保護龜頭免於外力摩擦所損傷,大部分的小男嬰剛出生時都有所謂的「生理性包莖」,隨著身體(小鳥)長大,絕大多數孩子的包皮在青春期之前會自然鬆開退到龜頭以下。

以下來分析割包皮的好處&壞處:

好處:
1.衛生,不容易因為藏汙納垢而感染。
2.江湖傳說,因為龜頭露出經常和外界摩擦可以減低敏感度,安內ㄟ賽「凍咖固」?(這個部份統計資料不足,大家參考就好)

壞處: 
1.如果不幸失手割壞了,以後可能就會一直醜醜的。
2.龜頭少了保護容易摩擦損傷。
3.包皮延展性佳,如果遇到需要植皮重建的情況,這是一個不錯的材料來源,但切掉就沒有囉~

因為割包皮有好有壞,實在讓人很難決擇啊!


▲泌尿科診所滿街是,但對於是否割包皮真的難決定。(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目前建議要割的情況如下:
1.尿尿時因為包皮開口太小,包皮先像水球般鼓脹後尿尿才出來。(看不懂的人去問妳們老公,男生都懂的)
2.男嬰出現反覆尿道或陰莖包皮感染現象。
3.包皮真的太長,勃起後依然無法「嶄露頭角」。(青春期附近比較容易觀察到)
有以上任一狀況就建議儘快處理比較好囉!
(PS.第3點如果當事人不在意的話也不一定要割)

那什麼時候去割包皮比較好呢?
最簡單的時期其實是新生兒時期,一般不需要麻醉,寶寶也不太會掙扎,醫師手起刀落數分鐘內可完成。如果是較大兒童,一定會哇哇大哭瘋狂扭動,要進行手術就必須用全身麻醉,較複雜風險也比較高。年紀再更大一些(約國中後)的孩子如果可以配合,可以選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手術。

有沒有不開刀的方式? 

有的,較輕微的或暫時不適合手術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先使用類固醇藥膏局部塗抹於包皮開口連續至少四週時間,若沒改善再考慮手術。

本文作者: 陳映庄,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陳映庄,由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研究醫師、台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兒童過敏免疫風濕學會專科醫師。現在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將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常遇到問題和大家分享。

文章轉自:小兒科醫師-陳映庄醫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