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加,部分兒童咬字不清的情形會慢慢改善。(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剛上幼稚園的4歲學童,因為講話不清楚常常被同學嘲笑而排斥上學,至醫院診斷後確定是「構音異常」,隨後轉介至語言治療師透過語言治療才逐漸改善。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語言治療師莊梅君表示,有些傳統的長輩常會有講話不清楚與舌繫帶有關的迷思,進而要求讓孩子剪舌繫帶來矯正發音,更有些家屬會覺得是「大雞慢啼」,反而錯過了語言黃金治療期。
小朋友發音不清楚或像含滷蛋,都會被大人認為是「臭乳呆」或「大舌頭」。莊梅君指出,最常見問題是「臭乳呆」到底何時該就醫呢?其實發音與說話位置、方法、氣流控制、協調性及語音的聽辨有關與舌繫帶太短或太緊無關。一般而言,大部分兒童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其口腔動作協調性、認知、咬字不清的情形會慢慢改善。
但如果到了四歲還未改善,則需要留意孩子是否有構音器官的缺陷、聽力障礙、認知、口腔動作協調等原因,建議將孩童轉介至醫院由語言治療師進行評估和矯治,接受專業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