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詠蓁 採訪諮詢/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 插畫/彭綉雯
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出院前最常遇到的問題,如果寶寶需要住院照光治療,會打亂媽媽坐月子的計劃。多數的新生兒黃疸是生理性的,爸媽無須擔心;若是病理性的,找出原因積極就醫才是良策。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表示,新生兒黃疸分生理性與病理性,若是生理性黃疸,爸媽不用太擔心,約1週左右黃疸現象會消失,2週後膽紅素的濃度就會降至正常。但若是病理性黃疸,則需要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新生兒容易產生黃疸的原因
膽紅素是紅血球老化後的代謝產物,最終需要透過肝臟排出體外。若膽紅素產生過多,或是肝膽系統發生疾病,導致代謝產物無法順利排出體外,過多膽紅素累積在身體裡,就會造成黃疸現象。
新生兒為何常見黃疸呢?葉勝雄醫師指出,人體膽紅素可分為結合型與非結合型,血液中的非結合型膽紅素,需經過肝臟酵素轉化成結合型,才能溶於水經膽道排出。
新生兒的肝臟酵素尚未成熟,但胎兒時期製造的紅血球,又容易分解生成非結合型膽紅素,因此常見寶寶在出生第2天會發生黃疸,第4天會到達最高峰,第7天之後又會消失,2週後膽紅素的濃度會降至正常。這是一種生理性黃疸,爸媽無需擔心。
但是,有些因素會加重生理性黃疸,例如早產、紅血球過多、頭血腫、身體瘀青、體重過度減輕,或是胎便延遲排出等。
黃疸的症狀
葉勝雄醫師建議新手爸媽,不要在太暗的環境下照顧寶寶,例如有些照顧者希望寶寶好睡,所以一整天都把光線遮蔽起來,這樣會看不到寶寶的膚色,延遲發現黃疸的症狀。
若寶寶黃疸,會發現他眼白變黃,雖然新生兒就像紅嬰仔一樣,看起來紅通通,但皮膚在輕微按壓去除血色之後,黃疸的顏色也會露出。
若黃疸愈往下肢蔓延,代表體內膽紅素愈高。因此若懷疑寶寶有黃疸,可先用非侵入性的經皮黃疸測試儀篩檢,當測試結果過高,就要進一步扎血確認。
母乳與新生兒黃疸的關連
醫界認為,會造成某些喝母奶的寶寶黃疸時間較久,可能是母奶中的某些成分,會影響非結合型膽紅素轉化成結合型膽紅素的過程,或者促進膽紅素從腸胃道的再吸收(腸肝循環)。
不過葉勝雄醫師指出,大部分母奶寶寶在初期之所以黃疸較嚴重,反而是因為母乳吃得不夠多、熱量不足所導致,此外,因為黃疸需要透過排便來排除,當寶寶吃得太少,排便次數也跟著減少,腸肝循環的機會反而增加,使黃疸更嚴重。
※原文刊載於2013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