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酒手術「麻醉沒效?」 醫揭2可能原因:身體產生耐受性

▲▼ 醫院,手術,病人,患者。(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醫師說,常喝酒、器官也正常的人,麻醉時可能需要較高的藥量。(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常聽到酒喝太多傷身,甚至手術時的麻醉都會受影響。醫師提到,常喝酒、器官功能處於正常狀態的人,確實需要較高的麻醉藥量,因為肝臟代謝麻醉藥的酵素會變多,且身體對於這類中樞神經抑制劑產生耐受性,也導致藥量需加大,因此滴酒不沾或不傷身的喝法是最佳選擇。

外科醫師鍾雲霓說,喝酒的量和頻率的確會影響麻醉。醫師指出,若有酗酒習慣,或是已經喝到肝、腎、心臟功能不佳者,手術需要麻醉時,就要考量安全問題,需要根據器官情況,給予適當的麻醉藥劑量,甚至是降低藥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鍾雲霓表示,但器官功能並不是由自己判斷,還需抽血、超音波檢查等,由專業醫師判定。另外,若是常喝酒,但器官功能正常者,「需要較高的麻醉藥量」。醫師說明,原因有兩種,第一,因為酒精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若常常使用這類型的中樞神經抑制劑,肝臟代謝它的酵素會逐漸增加,而同樣是中樞神經抑制作用的麻醉藥就會被代謝得更快。

▲▼。喝酒。(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醫師建議,滴酒不沾或是不傷身的喝酒,以免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鍾雲霓提到,第二個原因是身體對麻醉藥或酒精這類中樞神經抑制劑產生耐受性。醫師解釋,耐受性愈高,讓人睡著的麻藥量需要愈多,導致藥量需求更高,不過都還是要由麻醉科醫師判斷。

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滴酒不沾」或「不傷身的喝酒」。鍾雲霓提及,2023年加拿大正式研究中,對於酒精的綜合結論是「沒有任何好處」。不過,有時聚會喝一杯難免,此時要適當飲酒,醫師說,將酒精量標準量化,像是高濃度的威士忌、高粱,酒精濃度約40%,一個shot杯可作為一個單位;而紅酒、白酒,酒精濃度大概10%至15%間,一個高腳玻璃杯可算一個單位;一般氣泡酒、水果酒或啤酒,酒精濃度約5%,一瓶算一單位。

鍾雲霓認為,一周喝2個單位以下,相對來說是低風險;也就是一周喝2個shot的威士忌,或是2杯紅酒,又或者2瓶啤酒,還不算傷身。但若一周喝3至6個單位量,醫師提醒,乳癌、大腸癌的風險,就開始提升了;一周到了7單位以上,如:每天睡前喝一杯紅酒,除了罹癌機率,也會影響心臟、腎臟或肝臟功能、還有高血脂,骨密度下降,負面作用會開始顯著累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