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擠進十大癌症!逾7成發現已晚期 專家示警2大早期徵兆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圖/記者洪巧藍攝)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國民健康署今日公布最新110年癌症登記資料,胰臟癌首度擠進十大癌症!胰臟癌專家、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受訪表示,近年來發現胰臟癌有年輕化趨勢,55歲以下罹病者增加,也讓胰臟癌新發生人數上升;且由於早期偵測困難,不分期5年存活率僅1成。他也提醒,血糖變高、體重減輕是胰臟癌早期徵兆,尤其是50歲後突然罹患糖尿病,很可能是胰臟癌所造成。

110年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名出現不少變化!肺癌年增1萬6880人躍居國人發生人數第一名的癌症,蟬聯15年首位的大腸癌新增16,238人位居第二;至於胰臟癌以年增3,190人排名第十,和前一年相比前進2個名次,也是首度擠進十大癌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胰臟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7.4人,標準化發生率呈上下震盪的上升趨勢,主要危險因子包含吸菸、喝酒、肥胖、糖尿病。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受訪表示,胰臟癌發生的上升,可能國人生活方式日益西化有關,進一步觀察發現55歲以上罹患胰臟癌的起伏不大,但55歲以下的罹病人口看起來越來越多,有年輕化的趨勢,也讓整體病例數上升。

▲▼110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圖/國健署提供)

▲110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圖/國健署提供)

胰臟癌早期與晚期的治療成效差異相當大!田郁文指出,如果屬於早期發現,約有7~8成可以開刀,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70%以上,但這樣的人僅約2成5;當有症狀才發現,多數是晚期,占比超過7成,其中有一半是第四期轉移,另有3成屬於無法切除,僅2成人能夠動手術,但五年存活率也僅10%。

胰臟癌目前尚無有效篩檢工具,田郁文表示,胰臟癌最早期徵兆是血糖變高,一般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是30~40歲得到,50歲以後才得糖尿病,可能胰臟癌造成;第二則是體重減輕。如果已經出現黃膽、或者腹部疼痛至後背,可能是胰臟癌已經壓到膽管,或者吃到神經,或者有急性胰臟炎,這時診斷大部分都是中晚期。

田郁文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可以藉由遺傳基因檢測了解胰臟癌風險,經評估為高風險者,建議每年固定接受檢查,檢查方式包括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和超音波等。

國健署也提醒,胰臟癌早期異常症狀包含:40歲以上沒有糖尿病家族史,惟近期有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且上腸胃檢查卻無特殊發現、體重明顯減輕、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的膽道阻塞、不明原因性胰臟炎、脂肪便者,請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