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例!三總用機器救回「被放棄的」心臟 替6旬男換心成功

三軍總醫院今發表全台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移植成功案例。(圖/三總提供)

▲三總完成全台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移植。(圖/三總提供,下同)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今發表全台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移植成功案例,該心臟被多家醫院放棄使用,三總透過「器官照護系統(OCS)」機器養心,確定心臟恢復健康後,再移植至一名64歲患者體內,該例也是亞洲第二例。

台灣心臟移植技術純熟,但因捐贈不足,再加上考量「邊緣性功能心臟」移植後的成效不佳,這類心臟大多都會被選擇放棄。對此,三總軍醫局局長蔡建松規劃引進可以將捐贈者心臟保持跳動的「器官照護系統」讓心臟可在體外保存長達10小時,並可以監測、評估心臟功能,讓以往不被採用的「邊緣性功能心臟」也可移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總心血管外科科主任柯宏彥指出,日前南部有1例路倒患者送醫時心跳停止,也決議捐出心臟,但因為該心臟曾急救60分鐘,不確定心臟到底能不能做移植,因此不少醫院評估後選擇放棄,這顆心臟也輪到在三總等待換心、全台順位第11位的患者。

三軍總醫院今發表全台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移植成功案例。(圖/三總提供)

▲摘取下來的心臟放在OCS系統裡養護。

三總團隊也立即帶上OCS系統搭乘救護車南下接手心臟,將心臟放到OCS養護系統後,隨即返程回台北,沿路不斷監控心臟狀況,經過團隊努力和機器調養下,該顆心臟功能恢復不錯,團隊也有信心可以拿來移植使用,因此隨即進行移植,順利替一名64歲男性移植成功,目前患者已轉出加護病房。

心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林宜璋說明,器官移植過程中必須與時間賽跑,捐贈者器官離體後缺乏血液供應氧氣及營養,為了確保移植治療效果,對於器官捐贈者生理狀態及器官缺血運送時間都有一定規範,而不完全符合的器官就成為「邊緣性功能器官」。

以心臟移植為例,如「捐贈者大於55歲、曾經心臟驟停超過20分鐘、器官離體可能會超過4小時、有飲酒或糖尿病史、左心室肥大心室壁超過12毫米,左心室功能不全如射血分數小於50%」等都屬於邊緣性功能心臟,由於無法確定邊緣性功能心臟是否適合移植,大部分會有疑慮而被放棄使用。

三軍總醫院今發表全台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移植成功案例。(圖/三總提供)

▲三總團隊南下接心臟。

林宜璋說,以往捐贈者心臟取下後,最極限可接受的缺血時間是4小時內,才能確保心臟健康和移植後的成效,但這次透過OCS養護,整個運送路程都沒有缺血時間,未來預計採用此項新技術後,每年可增加心臟移植數量並使移植成效更佳。

OCS系統在歐美臨床使用已超過10年,全球已使用超過2000例心臟移植,根據臨床試驗指出使用OCS系統保存運送,有81%的邊緣性功能心臟經評估後可使用於心臟移植,術後30天存活率可達95%,與現行標準下進行心臟移植的病人存活率相當。

柯宏彥也特別提到,目前OCS系統已取得美國FDA核准使用在邊緣性功能心臟及心臟死後器官捐贈(DCD)心臟保存,但因該系統耗材每套約300萬元,成本高昂,也期盼未來能有機會納入健保給付。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