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恐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醫曝長期危機 成人2招自我檢測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高達5成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難在理學檢查發現,若長期未處理,恐在30~40歲就需進行全人工髖關節置換。醫師表示,成人若經常有鼠蹊部、後臀、膝蓋上方疼痛,在盤腿、翹二郎腿時疼痛加劇,就代表疼痛來自髖關節,應儘早到骨科做評估。

▲膝痛,膝蓋痛,膝關節痛,膝關節,關節痛。(圖/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膝蓋痛」恐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醫曝長期危機,成人2招自我檢測。(圖/示意圖/記者嚴云岑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台灣發生率約1.3%,患者因髖臼發育不全,造成髖關節不穩定,受力面積減少,需要承受正常發育髖關節2至10倍以上壓力。輕度患者可能在30~40歲才出現症狀,但重度患者可能提早到20歲就發病。

髖關節發育不良都與遺傳有關,台北榮總近期收治一名20歲的女大生小呈,熱愛跳舞卻因疼痛無法繼續運動,母親陪同接受檢查,發現也有髖臼發育不全問題,母女先後接受髖臼轉位手術,術後預後良好,也準備重新投身舞蹈練習。

▲▼髖關節發育不良。(圖/台北榮總提供)

▲重度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X光片。(圖/台北榮總提供)

台北榮總骨科部主任蘇宇平指出,台北榮總骨科部每年進行3000~4000台人工關節置換術,其中1千多台為人工髖關節置換,首要原因是因缺血性骨壞死,第二名才是磨損,勞動、務農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並不多,而是因髖關節覆蓋面積太小,才會讓磨損提早發生。

台北榮總兒童骨科部許逵翔醫師表示,正常髖關節接觸面積約在15~20平方公分,嚴重發育不良的髖關節,接觸面積可能只剩下1.25至3平方公分,長期受力不均也會增加磨損發生。

「新生兒出生6~8週大是黃金治療期。」許逵翔提到,台北榮總近年來也多胞胎、臀位產或有家屬史等新生兒在滿月時進行超音波檢查,並在髖關節發育成熟前進行每6個月定期追蹤。

蘇宇平補充,父母抱孩子的姿勢也會影響髖關節發育,在抱孩子時應盡量採「無尾熊抱法」,讓其貼在身上,雙腳自然張開靠在身軀上,有利髖關節發育。而成人若出現鼠蹊部、後臀疼痛,甚至在盤腿、翹腳時疼痛加劇,就可能是髖關節出問題,應儘早到骨科評估。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