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不是小事!嚴重恐致「心臟衰竭」 醫警告:出現4症狀別拖

頭痛。(圖/達志示意圖)

▲貧血容易有頭暈症狀,長期恐導致心臟衰竭。(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每年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近年也有研究指出,由於男女生理結構等差異,容易導致女性被誤診和延遲就醫,而女性心血管疾病容易被忽略的成因就是「貧血」。醫師指出,貧血常見「頭暈、疲累、臉色蒼白和心悸」等症狀,不過往往因短暫且恢復快,所以容易被忽略,但長期貧血,最嚴重可能導致心臟衰竭,造成死亡。

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年~2020年國內育齡婦女(15~49歲)貧血盛行率為19.08%,平均每5名育齡婦女就有1人貧血。貧血反映的可能是生理現象,也可能是營養不良或是體內有潰瘍、腫瘤等重大疾病,不過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貧血也可能導致心血管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貧血的原因很多,包括鐵流失過多或吸收不足,也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身體重大疾病造成血液流失或製造不足,若長期處於貧血狀態,對心臟是一種負擔,可能引起心臟衰竭,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容易感染,另外還有腦受損或失智症風險也都會提高,嚴重恐造成死亡。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指出,婦女比較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主要是和「月經、懷孕和哺乳」有關,另外則是婦科癌症,但因為容易被忽略,導致輕微症狀容易久拖。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貧血記者會。(圖/記者趙于婷攝)

▲醫師呼籲,女性應重視貧血問題,以免造成心血管危害。(圖/記者趙于婷攝)

中國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也提到,孕齡和接近停經的婦女,有10%的機會會發生缺鐵性貧血,而多數人都認為缺鐵就補鐵,但有些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的鐵質是過多的,如果再補充鐵劑,可能會造成更多問題,可能會有噁心和便秘等問題,因此仍需要醫師診斷。

而在孕婦方面,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指出,血液會協助氧氣和養分的傳送,如果懷孕過程中有貧血狀況,就容易造成胎兒營養不足,恐造成早產問題,不僅如此,如果處於貧血狀態,媽媽產後承受出血的能力就會下降,休克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

周文堅提醒,缺鐵性貧血算相對好處理的疾病,但補鐵的方式和遵從性是最大的問題,建議女性時常有頭暈、臉色蒼白或心悸等症狀,要儘早就醫檢查,在醫囑下治療或補充鐵劑。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