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靠下肢助行器機器人復健。(圖/北醫附醫提供,下同)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年僅29歲的林先生因腦中風緊急送醫,雖搶救成功,但左側陷入癱瘓,身心瞬間跌落谷底。收治該病例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團隊啟用新型動力式下肢助行器機器人,隨時偵測該患者狀況,輔助不足的肌力、穩定度,短短3個月復健,該名29歲男性從臥床恢復到可跑跳,甚至完成登山健行。
林先生2022年初突然出現步態不穩、頭暈且無法控制半邊身體的狀況,緊急送醫後診斷為「急性左側延腦梗塞」,雖有即時施用血栓溶解劑,但左側肢體仍呈現癱瘓的狀態,無論是從病床上坐起、如廁或沐浴皆需旁人協助,身心都跌入谷底。
北醫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鄭憲霖副主任表示,林先生一開始接受傳統物理治療,但因本身肌肉控制能力不足,連使用柺杖也無法完成完整的走路動作,練習分解動作很難抓到正確施力感,經復健團隊評估後,開始接受動力式下肢助行器復健,經過25次下肢機器人訓練輔以一般復健,3個月後,林先生已經可以自行完成走、跑、跳等動作,還能登山健行。
▲助行器機器人可輔助不足的肌力、穩定度。
如何評估病人適合的復健機器人,曾頌惠說明,若病人完全無法控制下肢狀況,甚至軀幹控制能力不佳、平衡不好,可使用全自動下肢機器人步態訓練系統提供高重複性且精準的步態帶動,快速重建病人的步態與速度,並可藉由擴增實境介面,讓病人透過行走任務訓練提升主動參與率,更有效率地回到雙腳步行的狀態。
若病人已有初步的步行能力,即可進行地面步行訓練。這時可藉由混合輔助動力下肢型外骨骼機器人讀取體表肌訊號,來得知大腦意圖,病人只要想著「我要前進」,機器就會提供力量帶動關節活動,經由大腦下達指令帶動機械的訓練,可強化神經連結,藉此改善步行表現,如速度、步距、步行重心轉移等,增進心肺耐力、避免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等狀況。
曾頌惠說,若病人已經可以自行做出膝蓋彎曲、抬腿等動作,就可以進入最後一階動力式下肢助行器的訓練,機器人可以感知病人關節動作,運算後提供馬達輸出力量,配合使用者的能力提供輔助完成動作,可訓練坐站、步行及上下樓梯能力。
▲圖中身著粉色衣服的6歲女童是早產兒,也是靠著機器人學習走路。
院長邱仲峯表示,醫院在2012年率先引進全自動下肢機器人步態訓練系統(Lokomat),迄今幫助逾百名病人藉由機器人復健,今年更全新引進動力式下肢助行器(Keeogo)及混合輔助動力下肢型外骨骼機器人(HAL),並於11月成立多樣性下肢機器人復健中心,病人可一同搭配傳統的復健治療,幫助恢復得更快更好。
曾頌惠也提到,據統計,使用機器人復健的族群以腦血管相關疾病為最大宗(81%),其次為脊髓損傷(14%)與其他如腦性麻痺孩童等(5%),神經與骨骼肌肉損傷期的黃金恢復期為一年,及早讓機器人復健介入,有助縮短行走訓練時間約一至一個半月,雖然機器人復健效益高,但並非所有家庭都有能力負擔連續的療程,期盼未來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病人受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