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學生染炭疽病亡!皮膚「潰爛長焦痂」 人畜共通致死率高

▲▼ 炭疽早期病變。(圖/翻攝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微信公眾號)

▲炭疽早期病變。(圖/翻攝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微信公眾號)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中國再爆炭疽病死亡案例!炭疽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可能會因為吃下受感染動物或相關製品等方式被感染,若未經治療死亡率相當高,目前國際仍頻傳炭疽病例,民眾應將食物煮熟後再食用。

中國山東省近期出現2例炭疽確診病例,一例患者是一名14歲的學生,7月底突然出現發熱、乏力、乾嘔、腹瀉、抽搐等症狀,就醫後還突發意識不清、破傷風、頸部僵直,最終於8月中死亡;另一例患者則是曾前往死亡的14歲學生家中屠宰病牛,目前進行隔離治療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指出,炭疽病是一種由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是發生在草食性的家畜或野生動物如山羊、綿羊、牛、馬及豬等。人類通常是因為接觸或食入受感染的動物或動物製品,或吸入大量炭疽孢子而感染。

▲炭疽病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圖/CFP)

▲炭疽病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圖/CFP)

依照感染途徑,炭疽病可分為三個類型:

一、皮膚型炭疽
人類炭疽病例中,有超過95%都是皮膚型炭疽,炭疽桿菌通常經由皮膚上割傷、擦傷、蚊蟲叮咬等傷口進入人體,最常發生在臉部、頸部、手及腕部。

感染初期,皮膚會出現小膿皰、丘疹、環狀水泡等,5至7日後,丘疹會開始潰爛形成黑色焦痂,還可能會併發毒血症、意識改變、高燒、低血壓、局部淋巴結腫大等,甚至壓迫氣管。

根據疾管署統計,若未經治療,皮膚型炭疽死亡率可達10%~40%,但如果有經過適當抗生素治療,死亡率可小於1%。

▲▼一名喬治亞居民在村落宰殺牛隻後,感染到炭疽病(anthrax)。(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一名喬治亞居民在村落宰殺牛隻後,感染到炭疽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二、吸入型炭疽
吸入型炭疽又被稱作肺部炭疽、毛工病或拾垃圾者病,人類是因為吸入大量炭疽桿菌孢子而感染,過去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曾指出,如果沒有治療,死亡率高達100%。

在感染初期,吸入型炭疽的症狀就像是一般感冒,包含輕微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咳嗽、胸悶、肌肉酸痛等,症狀可能持續1至數天,不過隨著病程快速進展,可能會突發呼吸困難、發紺、敗血症、休克、昏迷,並在24~36小時內死亡。

吸入型炭疽初期臨床診斷相當困難,需仰賴病史資料,胸部 X光片會呈現縱膈腔變寬,也常見肺部浸潤及肋膜積水等異常。

三、腸胃型炭疽
通常人類會因為吃下未煮熟且遭炭疽桿菌汙染的食物(含乳製品)而被感染,臨床表現有口咽炭疽跟腸胃炭疽,若未治療死亡率約為25%~60%。

▲人類會因吃下未煮熟且遭炭疽桿菌汙染的食物(含乳製品)而被感染。(圖/翻攝自pixabay)

▲人類會因吃下未煮熟且遭炭疽桿菌汙染的食物(含乳製品)而被感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口咽炭疽侷限在口腔,可能會出現灰色偽膜包覆的水泡,侵襲到扁桃腺時還可能會發生潰瘍,其他還有喉嚨痛、吞嚥困難、局部淋巴結腫大及疼痛,病程進展快速,可能出現菌血症、毒血症、急性呼吸窘迫及意識改變,最後導致休克、昏迷 及死亡。

腸胃炭疽則可發生於食道、胃、腸的任何部位,剛開始會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無力、輕微腹瀉、發燒及頭痛,腸道病灶也可能發生出血、阻塞及腸穿孔,後續有嚴重腹痛、吐血、血便,有時會併發大量腹水、毒血症及敗血症,最後導致休克、死亡,且病程進展快速,發病至死亡只需約2~5日。

這三類類炭疽病,皆可因炭疽桿菌進入血流或淋巴循環,造成敗血症與侵入中樞神經引發炭疽性腦膜炎,此時稱為全身性炭疽病。早期診斷炭疽病並依感染類型不同給予適當治療,可有效降低感染後的死亡率。

所幸,通常炭疽病不太會人傳人,台灣自1972年後也無人類病例發生,但國外仍頻傳炭疽病甚至出現死亡個案。過去針對黑龍江爆發炭疽病時,羅一鈞曾提醒,由民眾應該避免接觸疫區牛羊等食草性動物,也不要碰觸相關動物的毛皮或者吃未煮熟的肉。

關鍵字: 炭疽病 人畜 疾病 皮膚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