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事業也不要疏忽健康 年輕型二型糖尿病應及早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柏蒼提醒指,年輕型二型糖尿病病人往往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也常常很多人忙於工作而疏忽了對健康的關心。(圖/記者林悅翻攝)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柏蒼提醒指,年輕型二型糖尿病病人往往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也常常很多人忙於工作而疏忽了對健康的關心。(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柏蒼指出,在過往糖尿病的認知中,大家會認為年紀大了才有可能得到第二型糖尿病,但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的資料顯示,40歲以下的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其實是逐年上升的,目前學界把這種40歲以下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稱為年輕型二型糖尿病。

陳柏蒼醫師說,年輕型二型糖尿病之病人,在疾病的表現上、治療上,往往不如老年人的第二型糖尿病族群,因此更需要對此族群有更深的認知及關注。

陳柏蒼醫師舉案例指出,1名35歲的男子是1位工廠作業員,平常上班勞累,需輪夜班,下班後往往倒頭就睡。每天習慣至少1杯半糖紅茶,當作白開水喝。很少有運動,也不太注重飲食內容,每天至少抽掉1包菸,最近常感覺特別疲倦,體重下降不少,也有口渴、多尿的症狀。此症狀持續約快2個月,後來至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門診就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男子就診時,身高175公分,體重80公斤(過往大概90公斤),身體質量指標(BMI)為26.1kg/m2,隨機抽測血糖值發現460mg/dL(正常值140mg/dL以下),後續經進一步詳細評估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眼底檢查有輕微視網膜病變,驗尿也發現白蛋白尿的產生,醫師和糖尿病衛教師立即介入,除使用藥物治療外,另指導病人如何吃的健康、戒除不良的生活模式、需有運動習慣等,後續持續於陳醫師門診追蹤治療,截至目前為止病症轉趨穩定。

該名患者在40歲前即被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且已有相關併發症發生。目前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此族群的照護,因為研究發現,這類年輕型的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上往往不及老年人族群來的穩定,糖尿病併發症也來的比較快且嚴重。

陳柏蒼醫師說,根據各國的研究發現,在某些地區上,包括中東、北美、西太平洋區的年輕型二型糖尿病盛行率較高,顯示出人種的差異影響疾病表現,而亞洲人也是易發生族群。在個體上的疾病表現,首先來自於胰島素阻抗的產生(Insulin Resistance),肌肉、肝臟及器官對胰島素的不敏感導致血糖上升,初期胰臟還會努力代償維持,但當時間一久後胰臟β細胞凋亡導致胰島素分泌量下降,血糖即節節上升,達到糖尿病標準。而胰島素阻抗的出現,其實和肥胖息息相關。若平時喜愛含糖飲料、高熱量的飲食習慣、常久坐少活動,容易讓肥胖因此找上門,即使年輕依然產生糖尿病。
根據研究發現,年輕型二型糖尿病反而胰島細胞衰老的較快,血糖不易控制。也因為暴露的疾病時間久,發生器官病變的程度較嚴重。因此,許多研究陸續進行中,想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目前傾向更積極的血糖藥複合使用,讓病人的血糖能及早下降達標,維持胰臟功能的長久性。當然,調整生活型態,注意飲食內容,合併規律運動是非常重要的,若有體重超標的情形也應一併調整,這才是從根本著手。

陳柏蒼醫師強調,年輕型二型糖尿病其實是醫療、政府、及社會的一大挑戰,因為這些病人往往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也常常很多人忙於工作而疏忽了對健康的關心。因此希望能藉此來呼籲民眾,應特別注意對年輕型二型糖尿病的認知,並且轉介到適合的照護團隊,幫助病人維持好健康的狀態。

養出水潤、零細紋嫩肌
 

關鍵字: 事業 健康 年輕 糖尿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