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萬名「腸癌篩檢陽性」不回診 醫嘆:形同自殺!

大腸,大腸癌,大腸癌篩檢。(圖/達志/示意圖)

▲目前初估約1萬名篩檢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大腸癌」連續多年位居癌王,因此國健署也持續推動篩檢,但今年因為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就醫篩檢率也大大降低。根據統計,篩檢為陽性個案者,與108年同期相比,進行大腸鏡確診率下降約1成,目前初估約1萬名篩檢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醫師也警告「不回診形同自殺」。

台灣大腸癌發生人數從民國95年攀升,連續12年發生人數都盤踞10大癌症之首,106年約1萬6千人罹患大腸癌。國健署癌症防治組林莉茹組長指出,篩檢陽性個案者一定要及早做大腸鏡確診,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及治療,若篩檢陽性未接受大腸鏡確診,大腸癌的死亡風險會增加6成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2018年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分析資料顯示,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愈早進行大腸鏡檢查,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愈低,不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先前篩檢陽性,但仍有許多人未接受大腸鏡確診者。

大腸癌連續12點位居癌王。(圖/國健署提供)

▲「大腸癌」連續多年位居癌王。(圖/國健署提供)

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邱瀚模醫師說,越晚確診者,相對罹癌風險會增加,特別是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罹患大腸癌風險更高達2.8倍,大部分的息肉都能在做大腸鏡的同時進行切除,要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糞便檢查潛血陽性及早做大腸鏡確診才是護腸法則。

有鑑於88%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的民眾,國健署補助50歲以上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9成,透過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早期大腸癌並無明顯症狀,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方式,署長王英偉提醒,若符合50歲至74歲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定期接受篩檢。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