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驗4次才確診!專家3點揭「病毒多狡猾」:這種案例,其他國可能就放掉了

▲▼咳嗽、口罩、感冒。(圖/記者陳俊宏攝)

▲白牌車司機妹妹篩檢4次才陽性確診。(示意圖/記者陳俊宏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台灣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的白牌車司機,近日家中又因家庭群聚再添一例確診,指揮中心19日公布,他的妹妹也確認遭感染,成為國內確診第23例。但該名個案確診過程曲折,初採呈陰性,第二、第三次採檢卻變弱陽性,直到第四次採檢才確診陽性。對此,醫學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以3點解釋,為什麼「病毒這麼狡猾」,並呼籲大家不要過度恐慌。

整起家庭群聚已經有5人確診,除了死亡的司機之外,其他分別是他的母親、弟弟、外甥女婿還有妹妹(外甥女婿岳母),而他們都曾經參加1月27日的家庭聚餐,陳時中透露,妹妹的座位和同是確診個案的司機母親(案21)隔壁,至於其餘細節還有待疫調調查。指揮中心表示,群聚相關接觸者已採檢217名,除確診個案外,其他189人陰性,24人檢驗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究竟白牌車司機的妹妹(案23)為什麼直到第4次採檢才確診?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分析出3大原因。首先,要採檢出陽性反應,採集的病毒量必須達一定水平,若病毒量太少,即可能呈現陰性或弱陽性。再來則是病毒感染部位,主要為下呼吸道的氣管和肺部,因此該處病毒量可能較大,其他咽喉、鼻黏膜量則較少。此次新冠肺炎症狀,即少有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比較常見的是咳嗽跟喘」。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圖/路透社)

▲多種因素皆可能導致「病毒驗不出來」。(示意圖/路透社)

此外,粉專還提到,於病毒感染初期,病毒量可能較少,出現採驗不到的情況,因此若採驗結果呈陰性,可能原因有3個:真的沒有感染;有感染,但非常初期、病毒量非常少;有感染,但病毒集中下呼吸道,因此透過採檢鼻黏膜或咽喉的黏液,抹不到足夠病毒量。

內文直言,進行採檢絕非只拿一根東西到喉嚨挖一挖,「我們的防疫人員也夠謹慎,針對這種接觸程度高的人員,第一次陰性也沒有放過,第二次弱陽性就再驗,第三次弱陽性就再驗,確認到第四次才確診。」新冠病毒主要傳播方式為透過咳嗽的飛沫和痰液,「這些從下呼吸道噴出來的東西,病毒量才會多,感染力也最強。」

▲▼新冠肺炎 口罩 清潔消毒產品 藥局 藥劑師 賣口罩。(圖/記者屠惠剛攝)

▲台灣防疫人員非常辛苦,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示意圖/記者屠惠剛攝)

而民眾擔心狡猾病毒「要驗幾次才安心?」粉專也解答,「至少在我國的防疫現況來看,我們覺得暫時不用過度擔心。但仍然要提高警覺,因為這個病毒的無症狀感染者,甚至是無症狀傳播者,都是防疫上的大挑戰。」也坦言防疫得靠科學,「對哪些人採?採幾次?怎麼採?怎麼驗?看到結果怎麼判斷?都高度考驗我國的防疫人員的專業能力。」

粉專推測,這種案例若發生在其他國家「說不定就被放掉了」。台灣防疫不漏接,都得歸功於所有防疫人員的努力。認為鄰近的中國、日本、泰國、新加坡、香港及南韓等國家的疫情絲毫未降溫,「我們的防疫困難度持續還是很高。台灣人要繼續一起加油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