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貼OK蹦=細菌溫床!醫曝「膿汁、汗液」被鎖死...皮膚狂感染

▲▼創可貼,OK蹦,OK繃,受傷,傷口,包紮。(圖/CFP)

▲傷口太大、太深、太髒,不建議自行在家使用OK繃包紮。(圖/CFP)

文/福雅骨科鄭本岡院長

一般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受了點傷,傷口不大還不至於需要去醫院、診所處理時,人們通常會簡單清潔或消毒傷口後,就自己貼OK繃來包紮傷口。

OK繃中心有含消炎藥物的小紗布,置於有黏性的塑膠繃帶上,使用方法是紗布部位對準傷口覆蓋,塑膠膠帶黏在未受傷的皮膚上。目的是防止髒東西進入傷口跟細菌感染。但其實不是所有的小傷口都適合用OK繃來處理,若是處理方式錯誤,甚至可能造成更糟糕的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常生活中被認定不需要到醫療院所處理的輕微傷口,大致有「輕微表皮擦傷」、「銳器割傷但傷口淺小」、「輕微燒燙傷」。家庭醫藥箱的處理方式不外乎是生理食鹽水清潔、優碘或酒精滅菌,接著就貼上OK繃。這樣的處理方式在「不是很髒」及「細小傷口」,也許「OK」,但其他種類的傷口或許就不是那麼適當。

原因在於OK繃雖然有浸泡過消炎藥物的紗布,但它不能排氣,所以皮膚排出的汗液也被鎖在裡面,缺氧加上泡在水分裡的皮膚會顯得泛白,就像在游泳池裡面泡太久一樣。如此狀態的傷口就如同細菌培養皿一樣,容易大量孳生細菌,身體對抗細菌後產生的膿液也無法被吸收掉,造成培養細菌的溫床,如此若長時間包覆不換藥,傷口感染可能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OK繃,紗布,傷口,包紮。(圖/翻攝自pixabay)

▲使用無菌敷料、紗布包紮,比起OK繃更透氣,較不容易使細菌孳生。(圖/翻攝自pixabay)

所以只要不是「輕微表皮撕裂或擦傷」這類的細小傷口,就盡可能不要使用OK繃隨意包紮。較深的傷口必須要徹底的消毒及清除異物後,用紗布包裹會保持傷口的乾燥,較不易形成細菌的溫床。

此外小面積的局部燒燙傷若是起水泡就算是二級燒燙傷,起水泡表示下方的真皮層已經受傷,也必須用無菌敷料覆蓋,再覆上紗布準備吸收水泡破掉後的滲出液,讓傷口保持乾燥。千萬不可以貼上不透氣的OK繃。

以過去在急診室多年的臨床經驗,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受傷的型態十分多元。對於民眾自行使用OK繃包紮傷口這件事,我要提醒的重點是:「對於較髒、有污染可能性的傷口,可能因民眾自行處理,沒有將污染物徹底去除並清潔,再加上因為不透氣的OK繃包紮,反而會變成細菌培養皿,傷口將往壞的方向發展。」

紗布可透氣又能吸收膿汁、汗液,相較於OK繃是較為安全的選擇。甚至一般的擦傷若是沒有大量滲液、分泌物,建議連紗布都不需要包,它反而可以很快結痂形成保護層。總之,除非是很小無分泌物,也確定無污染的傷口,OK絆或許才是可行的包紮選項。

本文授權轉載自福雅骨科家庭醫學科診所《受傷了,貼OK繃好不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