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OL術後用藥變男聲!自行停藥讓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

▲經痛,月經,睡覺,MC,失眠,外漏,生理期。(圖/記者謝婷婷攝)

▲子宮內膜異位症需長期治療,圖為經痛示意圖,非當事人。(圖/記者謝婷婷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一名28歲女性上班族,三年前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手術切除病灶,沒想到術後使用傳統雄性素藥物竟然出現嚴重副作用,嗓音變得像男性般低沈,嚇得她立刻停藥,但也因此,一年半後子宮內膜異位症再度復發,常常經痛到無法上班,才趕緊就醫治療。

收治個案的成大醫院一般婦產科主任鄭雅敏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發生於卵巢、輸卵管及骨盆腔腹膜,引起經痛、性交痛或骨盆腔疼痛等症狀,也有少數會跑到肺部,產生氣胸、咳血。根據報告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大約有0.72%的機率轉變成卵巢癌,對女性造成莫大的健康威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雅敏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可分為藥物及手術治療,但無論採哪一種方式,患者都應該有接受長期治療的觀念,避免復發影響生活品質。以手術治療為例,雖然在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後,可緩解疼痛與阻止惡化,但若輕忽術後搭配長期藥物治療或是自行亂停藥,在兩年內有20%或五年內有50%的復發危機,其高復發率不容小覷。

醫師考量該名女性還有生育需求,建議採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由於較無過去藥物的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讓她擺脫疼痛困擾。

成大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吳孟興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除了是育齡女性的大敵,有家族史、體重過輕及情緒容易緊張者,若出現經痛、性交痛或腹瀉等症狀,都應主動就醫檢查,與醫師共同依循「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討論出最適宜且符合自身需求的長期治療方式。接受治療後,必須維持每三個月一次回診追蹤,防止疾病復發或惡化。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