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眼科看診,一定都會有對眼部的基本檢查。(圖/醫師提供)
文/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
醫學上注重「眼見為憑」,因此影像醫學格外重要,在眼科上更是如此,從預防到治療,一連串都需要借助影像的幫助。
每次到眼科看診,一定都會有對眼部的基本檢查,包括電腦驗光、眼壓、視力(裸視、戴眼鏡度數、最佳矯正後度數);之後還會有理學檢查,包括裂隙燈、直接或間接的眼底檢查;再來就會是根據病情使用儀器設備檢查,像是黃斑色素密度儀,視野及眼部斷層、色盲色弱、眼底攝影;當醫師欲瞭解眼底病變時,則會追加做:散瞳眼底檢查、生物稜鏡眼底檢查、超音波檢查、螢光血管攝影、循血綠攝影等等。
其中針對眼科的理學檢查,可由睫狀肌連著水晶體區分下來,分成眼前部和眼後部,眼前部是患者有感覺的,像是:覺得眼睛有刺刺的異物感、眼睛紅、會流眼油、覺得痠麻脹痛等等,主要用裂隙燈檢查。
眼後部則大多是沒痛感,但卻對視力有著極大的影響,眼後部的病變是會導致眼睛的失明。當患者說眼睛有一處看不清楚時,就是眼後部的症狀,眼後部可直接或間接用眼底鏡檢查,檢查的器械有桌上型的,有手持的。
由於此手持相機具備免散瞳功能,會增加病人舒適度,再加上其具有數位拍照的功能,因此輕巧而實用,尤其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或是罹患視神經盤等後部病變的病人,或是在偏遠,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病患,可以用手持眼底鏡作為第一線篩檢病人的工具,造福更廣大國人的健康。
▲若覺得眼睛有異物感、眼睛紅、會流眼油和痠麻脹痛等,主要會用裂隙燈檢查。(圖/達志示意圖)
在做眼後部檢查時,要跟幾個東西一起看,第一是要分前、後:分成玻璃體(飛蚊症)、視網膜(糖尿病),第二分中心、周邊:中心大約二十到三十度內,和視神經和黃斑部病變有關,周邊則是二、三十度以外,關係到視網膜裂孔。
要看眼底中央的話,又分眼底陰陽兩大病,所謂的陰病,也可稱為眼底的神經病,指的就是「青光眼」,因是負性的視野缺損,一般患者感覺不出來,因為沒發現因此在就診時就不會講,這樣的疾病會造成視野缺損,需要靠視野計檢查。另外,眼底的陽病指的是「黃斑病」,是正性的視野缺損,病人會有感覺自己視力下降,且看不清楚,這可藉由斷層掃描OCT檢查。
因此,若視力沒下降別以為自己眼睛沒毛病,很可能有陰性神經病,雖然視力不錯,但視野會越來越小,嚴重者最後會造成失明。因此青光眼的診斷是眼科非常重要的,可透過照裂隙燈,透過杯盤比檢查出來是否有青光眼及白內障。
眼科是最需要儀器的醫學,很多儀器屬於非侵入式的檢測,不屬於治療類設備,但讓眼科醫師更清楚眼睛的病變,給予是當的治療。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