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謝懿安
平日運動,除了選雙好鞋,穿對襪子也是關鍵,其中襪子長短對於腳踝保護是否有作用?專家指出,穿襪的重點其實是吸濕排汗、止滑,並防止摩擦鞋面起水泡,對踝關節保護效果有限。
市售運動襪百百種,對於偶爾運動的人,習慣穿著平常的休閒襪就上路。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主任郭藍遠表示,判斷一雙襪子是否適合運動穿,首先看能否協助穩定雙腳,讓腳能安穩放在鞋內,運動時才不容易受傷。
若是材質太鬆、太滑,腳趾容易壓迫鞋子,造成彎曲而容易瘀血、變形。
其次,襪子高度要超過鞋口,確保移動時皮膚不會摩擦到鞋面,造成不適感;材質則以透氣為主,如棉質。若是容易流汗的人,可以選擇厚襪、中襪幫助吸汗。若是想要保護腳踝,則要選擇特殊編織襪、加壓襪,才有效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運動選手健康管理中心物理治療師邱創圓表示,根據各類運動,穿著的襪子長短也不同。
她舉例,需要短時間衝刺的運動,如田徑,適合穿較短的襪子,不影響腳踝活動度;若是流汗較多、時間較長的項目,則可以穿吸汗的中襪或長襪。而特殊運動如足球,因為需要穿護脛,才會穿到長襪。
此外,足球員穿長襪,目的也並非保護腳踝,而是幫助小腿血液循環。郭藍遠解釋,這是為了避免長時間站姿與激烈運動,讓血液沉積在下肢,沒有回流腦部,造成缺氧而發生意外。
「不少人跑馬拉松也會穿著小腿套,或是壓力衣也是同樣道理,」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維持好的表現,郭藍遠說。
襪子有如鞋子和腳之間的保護膜,確保足部在運動時不會和鞋子摩擦而受傷。對於一般人休閒運動,選擇關鍵是透氣、鬆緊度適中,能完整包覆足部,且襪子的長度超過鞋口,應避免穿隱形襪運動。
延伸閱讀: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