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後可以自然產嗎?(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剖腹產後可以自然產嗎?一名33歲女性第一胎是剖腹產,第二胎一直很想自然產,但經過醫師檢查發現子宮壁的剖腹傷口癒合不佳,自然產恐致子宮破裂。醫師提醒,子宮破裂的發生率不到百分之一,但造成的腹痛與宮縮疼痛、一般腸胃痛難以區別,有時甚發現胎兒心跳異常、緊急剖腹產時,才發現是子宮破裂,因此建議剖腹產婦至少要相隔一年才能再懷孕。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出生通報統計,台灣剖腹產率一直以來高於30%,近年更逾35%,其中胎位不正、胎兒窘迫、產程遲滯、前置胎盤、催生失敗、胎兒體重過重和曾接受子宮手術等諸多因素皆為一般剖腹產的適應症,對於多懷抱自然產希望卻必須接受剖腹產的媽媽而言,多少帶有遺憾,因此近年來「剖腹產後自然產」議題的討論度日益攀升,美國的實際執行率將近30%,台灣約4%,這種生產方式的安全性則依產科醫師的判別。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陳怡伶醫師指出,只要曾有剖腹經驗或曾接受子宮肌瘤手術者,選擇自然產皆具相當危險性,而現今剖腹方式醫師會採肚皮下方橫向切開為主,相較過去的縱向切開,雖已些許降低下一胎懷孕子宮收縮時子宮破裂的危險,但子宮破裂一旦發生,可能會造成胎兒缺氧、胎死腹中、母體大出血休克等極端危險狀況。
▲醫師提醒,剖腹產婦至少要相隔一年才能再懷孕。(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陳怡伶進一步說明,無論剖腹產或子宮手術,都需要至少半年的恢復期,由於每個人子宮肌肉層、子宮壁的癒合速度不一,就算傷口完全癒合,子宮肌肉承受收縮的強度也不像未開刀前強韌,因此當次胎自然產進入產程,子宮強力收縮,產生強大壓力時,可能會因無法承受壓力導致子宮破裂、母體出血休克、胎兒缺氧甚至一屍兩命。
另外,醫師會依據前胎剖腹產的原因,如是否因為骨盆大小形狀不適宜自然產、產程遲滯、胎兒是否過大、其他剖腹產之醫療適應症及是否有過自然產等條件,來判斷孕婦是否適合「剖腹產後自然產」。陳怡玲表示,若確定執行,待產地點必須要有足夠的設備及人力以應付待產中可能臨時發生的緊急剖腹產、可應付大量輸血需求的血庫以及能做新生兒急救的兒科人力,並嚴密監測母體與胎兒的生理情況。
陳怡伶強調,沒有一種生產方式不具危險,但最重要的是母子均安,儘管子宮破裂的發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即有回天乏術之慮,因此應以生產安全性為最大考量,產婦應與醫師詳加討論,決定生產方式。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