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皮膚相關症狀時,服用類固醇外用製劑有抗發炎效果。
文/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 王莉萱
「類固醇外用製劑」因具有強力的抗發炎及抑制細胞增生效果,在皮膚疾病治療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然而同樣的作用機轉也造成藥物不良反應發生。
類固醇外用製劑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皮膚萎縮、皮紋產生、酒糟鼻、痤瘡和紫斑症等,比較少見的副作用則包括多毛症、色素沉澱、傷口延遲癒合和皮膚感染惡化等。除此之外,類固醇外用製劑也可能會造成全身性副作用包括:高血糖、青光眼和腎上腺功能不足,尤其在兒童族群,因為兒童體表面積相較體重之比率較其他族群來得高。
▲當類固醇外用製劑長期、高頻次或使用高效度類固醇,可能導致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產生依賴。(圖/達志/示意圖)
當類固醇外用製劑長期、高頻次或使用高效度類固醇,可能導致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產生依賴,稱為「外用類固醇成癮症」(TopicalCorticosteroid Addition,TCA)。當突然停藥,病人可能發生戒斷症狀,病患皮膚部位發生燒灼、刺痛感,且皮膚表面也會呈現亮紅色樣(bright red skin),此時病患不僅原疾病會復發,且會因藥品戒斷而產生之不適感。類固醇外用製劑戒斷症狀可以發生在身體各部位,特別是臉和生殖器。
▲發生外用類固醇成癮症時除了停止用藥外,可使用較溫和潤膚乳液來緩解乾燥症狀。(圖/達志示意圖)
而發生外用類固醇成癮症時,須先停止外用類固醇製劑使用;外用類固醇製劑停止使用後須採行的支持性療法,如於患處進行冷敷(coolcompress)以減緩疼痛,使用較溫和的潤膚乳液來緩解乾燥症狀等,同時也需嘗試逐步轉換使用較低效度的外用類固醇製劑來預防因戒斷所引起的不適感。
至於藥品戒斷症狀持續時間與先前藥品使用的經驗有關,若外用類固醇製劑使用時間長,所使用的成分效度高,則戒斷症狀持續時間就較長。另外,必要時因戒斷症狀會引起病人焦慮發生,醫師可考慮使用抗焦慮藥物,有嚴重搔癢感時,可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劑,以維持病人正常的社交生活。
針對外用類固醇成癮症,目前並沒有非常積極有效的治療策略,事前正確適當使用外用類固醇製劑才是最主要的解決方式。
參考資料:藥師週刊
王莉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教授、資深藥師,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
這裡悶、那裏痛,親友說吃這個藥卡有效?看病領藥怎麼吃老霧煞煞?用藥治病、要命可能只在一線之間,可不能一知半解!《ETtoday健康雲》開闢新專欄「藥師站台」,歡迎來信提出你的用藥難題,我們將請專業藥師來解答你的疑惑,幫你顧健康!信箱:lifenews@ettoday.net
◎鎖定每日刊文,看看專家怎麼解開難題!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