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電子耳裝設示意圖。(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3歲的男童出生後被診斷為重度聽力障礙,雖然戴過助聽器,但效果越來越差,家長在他2歲時決定自費植入電子耳,醫師經過內視鏡結合顯微鏡雙鏡手術,成功克服高位頸靜脈膨大出血的潛在危機,順利將人工電子耳蝸植入,至今1年半恢復良好,最近也考慮申請健保給付,再裝第二耳。
電子耳手術是在耳後開3公分的傷口,經由乳突部把電極裝到耳廓,刺激殘留的聽覺神經讓患者能夠聽到聲音,手術時間約2小時,視傷口恢復情況,住院4天就可出院,之後會請聽力師做調頻,並進行聽力復健,3至6個月後,患者通常能聽懂9成句子、8成單詞,較戴助聽器時進步許多。
▲人工電子耳套件多樣,配戴防水套還能讓患者下水游泳。
收治男童的林口長庚耳鼻喉系耳科主任陳錦國醫師表示,極重度聽損的患者電子耳越早植入,聽力與語言恢復能力越好;成年人若是意外或自然老化造成的聽損,因已有語言與聽力基礎,有患者在開完刀2天後,就表示聽得懂一些單字,3個月就能聽懂90%的句子,只是聲音變成「機械聲」,陳國錦形容,「就像google小姐在你耳朵裡講話一樣」。不過這些若沒有聽力師的幫忙,患者都只能聽到一團如「外星語言」的聲音。
林口長庚耳鼻喉部聽力師孫玉生提到,聽損患者一開始都是戴著助聽器,但因為放大功率有限,高頻音容易會聽不清楚,「常常感覺機器在嗶嗶叫」,電子耳只要經過調頻,最少可以聽到15~30分貝以內的聲音,只不過調頻無法一次搞定,一開始需要1~2週回診檢查,等到聽到聲音漸趨穩定了,才可以延長到一個月、甚至一年回診一次。
▲林口長庚召開「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記者會。
電子耳的最後一關,是語言訓練。長庚醫院語言訓練師蘇心怡表示,近年來研究發現,學童在過了3~4年級,口語發展就會受限制,為了讓極重度聽損的孩童有能順利與學校接軌,語言師會提供口語、閱讀理解、書寫等訓練課程,其中口語又包含了嗓音與聲音訓練。
蘇心怡表示,傳統聽障患者在講話共鳴上容易遇到困難,導致喉部聲音比較重一點,發音也常會有「咳、咳、殼」的聲音在裡面,透過嗓音分析儀器與人為糾正,許多患者都能找到發出輕巧聲音的部位,經過長期的訓練,有些患者的口語表達甚至與常人無異。
▲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除了聽損外,也提供其他耳科疾病治療服務。
過去聽損患者到醫院檢查,都需要來在各個診療室間來回奔波,為提供聽力及語言障礙患者更優質的服務,林口長庚於107年2月設置「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將醫師、社工師與治療師結合在同一區域,方便患者接受服務,估計一年將服務需要聽覺輔具的患者至少6000人次以上。
陳錦國表示,人耳蝸中暨聽語診療中心的LOGO是一隻小蝸牛,觸角部分以灰色聽診器代替,「象徵聽損病人灰暗的心情」,橘色的貝殼則象徵重生之意。除了聽損外,此外中心也針對耳科疾病治療提供服務與諮商,如耳鳴、眩暈症、耳內視鏡手術或是歐氏管手術醫療。
▼林口長庚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圖/長庚醫院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