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鐵,很適合秋、冬進補。(圖/翻攝自Pixabay)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臨近秋天恰好是「棗」的季節,棗樹生長在溫帶地區,花朵小而多蜜,成熟後呈現褐紅色,可鮮食也可以製成乾果或是蜜餞等,含有大量的鐵即維生素,中醫傳統上多用在食療。
在傳統上棗多作為食療的輔助,中醫著作稱其補氣養血、益脾胃、通九竅、和百藥、潤膚養顏、強志延年、養生保健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藥食同源佳品。
針對棗為東方人常用入菜蔬果,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特別在中國人民網發表文章指出,棗中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如黃酮類和酚類化合物,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延緩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和環磷酸腺苷能抗癌、保護肝腎、提高免疫力,棗多醣可幫助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此外,棗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還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
但棗在中醫藥理上屬涼性,因此傳統中醫多半建議不可多食,馬教授建議若可以生食最為佳,因為鮮棗的維生素C筆干棗多,營養較容易吸收,可若是干棗,也可以蒸熟、熬湯或是與米飯一同煮等,但乾早含糖量高,不建議糖尿病患者服用。
由於近年大量提倡吃棗的好處,因此也衍生出許多棗類相關製品,除了傳統的糕點之外,也有像是棗幹、棗泥、棗脯、棗醬、醉棗、熏棗、焦棗、烏棗、蜜棗、棗罐頭、棗茶、棗酒、棗醋、棗原汁飲料等可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