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排隊,除了食物真的好吃外,一部分也與從眾效應有關。(圖/記者張一中攝)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愛排隊」好像變成台灣特別的文化,尤其剛開幕的店家,總是能看到一堆人在門口等待,這一等可能是好幾個小時。有分析指出,「稀缺效應」是吸引人的原因之一,盲從也是人的本性;而品嚐之後,即使有人認為口味沒有特別出眾,也會在認知失調的作用下,覺得花那麼長時間排隊還是挺值得的。
心理學網路服務平台「壹心理」之前刊登一篇文章,探討花幾個小時排隊買網紅美食的人是傻還是閒得發慌。文章引述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思商學院副教授迪柏(LaurensG.Debo)指出,有人排隊說明那裡有好東西,隊伍越長就證明商品或者服務吸引力越大,顧客並不太在意排隊這件事,只要他們覺得值。
那麼究竟是什麽讓顧客覺得值?文章分析,排隊的人裡面或許有回頭客,但可能性更大的是,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值不值。文章進一步說明,「稀缺效應」(Scarcity Effect)是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只要是難以獲取的東西,誰都會多看它一眼。
▲日本一蘭拉麵來台灣開店,有粉絲凌晨2點就來排隊搶頭香。(圖/記者黃士原攝)
另外,盲從是人的本性。文章指出,這說得好聽點叫做「學習並總結他人行為」,就像股市中的散戶永遠覺得其他人有內部消息一樣,他們相信跟著大部隊走總不會錯,或者你也可以把目光轉向風景區的遊客,大排長龍對他們來說就是活生生的廣告,他們也絕不會走進一個乏人問津的館子。
迪柏設計過一個虛擬購買iPod實驗來證明,如果並非所有顧客都知道前方iPod的真實價值,那麽他們對隊伍長短的態度就變得非常微妙。如果隊伍太短,許多人會拒絕購買,因為這意味著其他有經驗的買家覺得不值。不過,當等候時間達到某個臨界值,隊伍帶來的吸引力反而會招引更多的顧客。
根據迪柏的研究,需要的知情人數量是很少的,只要有5%的買家知道iPod真實價值,對其餘不知情的排隊者產生的帶動效果就跟有35%的知情買家時相同。
▲很多人在買到網路上很紅的美食後,通常會立刻拍照PO上網。(示意圖/達志影像)
綜合上述,文章最後指出,被網紅美食吸引來的嘗鮮者好不容易買到了,拍照發上網,進一步提升了口碑,更多的人慕名而來,即使有人認為口味沒有特別出眾,也會在認知失調的作用下,覺得花了那麽長時間排隊還是挺值得的。
據悉,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 )在1957年所提出,指的是人們在思想和行為不一致時的不舒服的狀態,這種不舒服狀態會激發人們改變的動機。例如抽菸者聽到可能致癌的消息,要減輕失調最直接的方式是戒菸,但如果戒菸失敗,他可能會說服自己抽菸對身體的傷害沒那麼大,或者抽菸是值得承擔的風險,因為可以幫助放鬆、避免變胖等。
事實上,《ETNEWS新聞雲》 也轉載過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蔡宇哲的文章,內容同樣在探討為什麼台灣人愛跟風排隊。文章提到,人們常常受多數人影響,沒有多加思考,就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做決定,這稱為「從眾效應」。
文章進一步說明,我們常根據多數人的選擇做決定,也可能因為多數人的選擇而改變自己原本的決定,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同儕壓力」,當我們看到大部分的人做出相同的選擇時,自己如果做出與大家不同的決定,會有一種與他人不一致、孤立不安的感覺。
跟隨大眾的想法和行為做決定,好像很沒有主見似的。不過,文章表示,從眾效應有時可以讓自己生存比較容易或安全,例如到國外旅行,不清楚當地的交通規則時,不妨看看大部分的人怎麼走,跟著遵守當地的交通規則。
【趣味影音推薦】7、8年級的回憶「即時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