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康健雜誌224期
作者/謝懿安
圖片/林后駿
腳踝扭傷、膝蓋疼痛……即便看診後暫時好轉,往往隔一陣子又發作。
善用中醫調養有效改善舊傷,減少復發。
30多歲的林小姐意外弄傷腳踝,原本認為是單純扭傷,等消腫應該就好,沒想到這痛苦竟長達1年。期間看過骨科、復健科,甚至風濕免疫科,卻還是治不好。每走一步就痛一次的折磨讓她吃不下飯,差點得了憂鬱症……
「人的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關節傷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針傷科中醫師謝明憲說。
生活中任何一個動作都會使用到關節,而走路跌倒踩空、車禍意外、工作或運動長期使用特定部位,都有機會造成關節受傷。謝明憲指出,僅以關節炎來說每5~6人中就有1人飽受痛苦,若將其他關節病變加入,比例更高。
關節一旦受過傷而沒治好,容易造成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局部壓痛、天氣變化易痠痛等後遺症,反覆發作影響生活品質。從中醫觀點,關節舊傷久治不癒,可能與結構錯位、個人體質兩大因素有關。
義大大昌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泰佑指出,關節結構複雜,包含硬骨、軟骨、關節囊、韌帶、肌腱等。因關節是很穩定、密合的結構,一旦損傷破壞,不僅會發炎疼痛,若沒有妥善治療,就容易一再復發。
當關節受傷時,中醫師會依病史及觸診方式檢查,先排除是否為骨折、神經血管損傷、韌帶斷裂等急重症,優先轉診骨科處理。若無嚴重組織受損,則可進行後續中醫治療。
中醫優勢在於,可同時透過手法、針灸、中藥多管齊下,加上平日保健,有效治癒關節舊傷。
手法》調整錯位關節
中醫傷科中有「骨錯縫、筋出槽」的治療觀念,意即利用徒手方式,將錯位的筋骨變化還原,並將延伸的筋膜、肌肉理順,有效緩解疼痛。
「如果骨頭位置跑掉,休息再久都不會好,」謝明憲一語道破。有些骨頭輕度的位移改變在現代醫學診斷上不足以列為疾病,但臨床上這些微細的變化往往是舊傷好不了的關鍵。
以腳踝扭傷為例,謝明憲指出,急性期正在發炎、腫脹,絕不能隨便推拿或拉扯。但當觸診後,判斷扭傷有合併關節錯位,他會運用手法,將骨頭輕推回正,確保走路時受力均勻,以減少行走時的疼痛,進一步避免因疼痛長期不敢活動而導致的關節沾黏,演變成踝關節舊傷。【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24期】
【延伸閱讀】
減緩膝關節疼痛 骨科醫師最推這招!
不想膝蓋痛,這7種食物最好少吃
膝蓋突然卡卡的?退化性關節炎5招早預防
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