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魚的「肝臟」別吃!專家:超過3KG恐維他命A中毒。(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天然食物真的最安全嗎?台灣生命科學會今(9)日舉辦「食品中微生物及天然毒素危害性」記者會,傳授天然毒素食品攻防數。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系黃登福教授表示,海洋生物中的天然毒素,以河魨毒素及麻痺性貝毒最常見,而大型魚類的維他命A濃度極高,若食用超過3公斤以上大型魚類的肝臟,恐出現頭痛、腦脹、嘔吐等維他命A中毒症狀。
黃登福指出,含有河魨毒素的生物並不只有河魨,某些種類的螺類、貝類、海星、螃蟹、章魚、青蛙、蠑螈、扁蟲和海洋細菌等都含有河魨毒素,透過食物鏈的方式層層累積。而從歷年台灣河魨毒素中毒案例看來,主要引起河魨食品中毒的原因包括漁品產銷人員及社會大眾對魚種欠缺辨識能力與原料處理過程的不當,如將肝臟、卵巢之毒素污染魚肉。
河魨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且具有耐熱性,即使加熱也無法破壞毒素,2~3 mg的河魨毒素就足以致人於死。河魨毒素中毒症狀主要為神經症狀,包括輕微頭痛、噁心、嘔吐,麻木或刺痛(包括口、舌及四肢)、頭暈無力、具飄浮感、吞嚥困難;嚴重個案甚至出現呼吸麻痺、低血壓、心跳減慢等現象。
▲台灣生命科學會舉辦記者會。(圖/台灣生命科學會提供)
麻痺性貝毒中毒是指民眾誤食含有巨蚌毒素或其他相關毒素的海洋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極猛烈的神經毒素,台灣以冬季最嚴重,好發於養殖池的貝類,因低溫寒流,有毒的藻類大量繁殖,濾食性貝類以這些藻類為主食,毒素不會排出生物體外,民眾攝食被毒化的貝類就會引起神經性中毒。
麻痺性貝毒不易藉由煮、炸、烤等烹調方式加以破壞,若不幸誤食,約15分鐘後口舌會先出現灼熱與麻木刺痛感,隨後蔓延至臉、頸、手臂及腳指,30分鐘後腕頸四肢末端麻痺,出現吞嚥困難、語言障礙等腦部官能障礙,以及全身肌肉感覺無力、運動失調並有飄浮感等神經傳導障礙症狀,最後可能因無力呼吸而導致心肺衰竭及缺氧致死。
▲天然毒素食物的攻防術。(圖/台灣生命科學會提供)
除了上述2項毒素外,黃登福也提到,大型魚類的維他命A濃度極高,攝取少量即有中毒的風險,症狀如頭痛、腦脹、嘔吐,隨後出現頭部與四肢嚴重脫皮等。魚類的體重與其肝臟重量、肝臟內維他命A含量呈正相關,故呼籲民眾,避免食用超過3公斤以上大型魚類的肝臟,以免引起維他命A過量導致中毒。
黃登福建議,若不確定食用的海鮮是否有毒,可先放入口中咀嚼,並在靜待1~2分鐘觀察身體是否有出現麻痺、刺痛等反應,若有不適務必將口中食物吐掉。河魨毒素的潛伏期一般在3小時內,目前無特殊藥物可治療,只能靠洗胃並給予活性碳減少毒素的吸收;麻痺性貝中毒處理方式是洗胃並施以人工呼吸,中毒後經24小時仍存活且無併發症的,通常癒後良好且無後遺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