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成癌友體重下降 「3吃1記」避免營養差治療中斷


▲惡性腫瘤本身和治療副作用容易使病人體重減輕,很多癌友都會吃不下。(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癌症除了規律治療、充足休養,「營養」更是重要。以蟬聯台灣癌症之王多年的「大腸癌」為例,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暨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理事長梁金銅表示,大腸癌第三期後的病人體重下降狀況明顯,手術後若病患營養狀況差,則無法持續化療或其他治療。

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今年針對全台320位頭頸癌、肺癌、大腸癌癌友進行營養調查,結果發現86.9%罹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體重下降」的狀況,其中有78.1%的患者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另外,在治療過程中,76.9%罹癌患者會擔心體重下降,且每五人就有一位病患擔心因為體重下降而「無法持續治療」,但僅19.4%罹癌患者會「每天」紀錄體重。

在不同癌症當中,由於病灶位置或治療方式,國人前五大癌症發生率的大腸癌、肺癌、頭頸癌的癌友,在治療期間體重下降情況最為顯著。依據最新調查結果觀察,超過8成的頭頸癌病人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以上,下降10公斤以上的佔31.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癌友要多攝取新鮮的肉類、魚類及當令蔬果和天然食材。(圖/公關提供,下同)

台灣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暨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婁培人表示,頭頸癌癌友因腫瘤的位置通常無法正常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腫瘤越大影響程度就越大,以下咽癌為例,高達8成以上的病人就診時都已是第3-4期,所以都會有慢性的體重下降程度,可能導致治療暫停或中斷,因此更需要加強營養攝取。

因為惡性腫瘤本身和治療副作用容易使病人體重減輕,很多癌友因為吃不下或不敢面對治療,讓體重下降更為明顯,甚至爆瘦影響治療。但有高達91.9%罹癌患者都認為營養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中每五人就有一人不知道怎麼吃,最後導致體重下降。對此,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也公佈癌症營養「3吃1記」準則。

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一般胸腔科主任暨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強調,正確的營養觀念非常重要,尤其在化療階段更應該提早加強營養攝取,也可適時補充含高蛋白、高熱量及魚油EPA的營養補充品。


▲癌友要養成每天量體重並記錄的習慣。

【3吃1記】 
1.吃夠量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治療期間飲食份量及營養素比例相對重要。治療期間食慾不良導致午、晚餐食量減少,可加強早餐份量、以少量多餐或點心方式搭配。

已有體重減輕情況時,建議調高蛋白質、熱量的比例,讓癌友盡可能每天攝取足量的營養,但要注意避免過於油膩或高脂肪的食物,容易降低飢餓並減少食慾而不利於營養素充分攝取。

2.吃正確
除了份量及食材的比例外,同步搭配正確的營養補給品可協助癌友支撐體力。根據臨床實證,癌友每天食用含有2克魚油EPA營養補給品,可減少體內發炎反應。可選用配方中有足量蛋白質、熱量及魚油EPA的營養補給品。

3.吃新鮮
攝取新鮮的肉類、魚類及當令蔬果和天然食材。

4.記錄體重
體重是癌症治療的重要指標,建議癌友養成每天量體重並記錄的習慣,如果體重一個月內下降5%就有要所警覺。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