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冷氣房覺得眼乾鼻塞頭暈 6招教你對付「空調病」

▲不想到戶外曬太陽,很多人喜歡躲在冷氣房。(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天氣熱,一般人都會開冷氣,許多上班族更是一天超過8小時都待在空調環境中。不過,如果空調沒清洗或使用不當,很可能讓身體產生不適,例如鼻塞、咳嗽、頭暈等。《生命時報》就訪問專家,統整出6招對付「空調病」,包括「分段進出室內外」、「控制溫差和濕度」、「多喝溫水」等。

受訪的專家包括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田德祥教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科主任朱曉莉,以及台灣台北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健康檢查科主任林雨亭、台灣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衍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報導,頻繁進出冷氣房,血管急速收縮、擴張,可能誘發心肌梗塞等疾病,而學校、辦公室等人口密集的場所,如果使用中央空調,又不能保證空氣對流,容易讓病菌積存在空間內並不斷散播。另外,溫差也會導致過敏反應,咳嗽、打噴嚏、鼻塞、頭暈等,長期鼻塞、呼吸困難會讓身體痠痛、疲勞。

專家建議,每年清洗空調2至3次,在夏天使用空調前、使用過程中及不再使用後各清洗一次。在開空調時,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可以把遠離空調的一扇窗戶開一個小縫。

專家說,空調如果長時間開著,不僅會使空氣變差,還可能因為室溫過低而感冒;白天連續開空調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小時,夜間不要超過2小時。另外,空調直吹身體也不好,因為這樣可能導致發燒、肺炎等疾病。

▲進出冷氣房最怕中陰暑。(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要對付「空調病」有6招,包括「分段進出室內外」、「控制溫差和濕度」、「多喝溫水」、「保濕工作不可少」、「給眼睛一點溫暖」及「保持放鬆,調整呼吸」。

專家解釋,分段進出法是,先在室內待3至5分鐘,然後走到戶外,在陰涼處待幾分鐘,扭扭腰、伸展身體,再進入室內;這樣反復2至3次,等身體能適應室內低溫,就可以留在冷氣房。

另外,室內濕度保持在60%左右,如果濕度過大最好開啟空調除濕功能。室內外溫差也不要超過3至5度,室內溫度最好在25至26度之間。

專家指出,經常待在冷氣房,水分性容易流失,造成鼻腔和黏膜過乾,甚至引發支氣管炎,所以要多補充水分,水溫建議在35度至40度之間。冷氣也容易使皮膚變乾變皺,專家建議,洗澡後趁身體含水量較高時抹乳液,讓水分留在皮膚底下;也可以在身邊放一杯水或栽種植物,增加環境濕度

眼睛乾澀是常見的「空調病」,除了適度滴眼藥水,也可以拿溫毛巾敷眼睛,有助於減緩症狀。平時適度補充維生素A,也能改善眼乾等不適。另外,傳統中醫認為溫度與人的情緒有關,所以進入冷氣房,溫度轉換的同時,情緒也會跟著波動,要養成調息的習慣,靜下心來,呼吸保持細慢長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