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揚二度殺貓!文山區店貓「斑斑」慘遭殺害棄屍新店溪。(圖/翻攝自動物誌粉絲專頁、記者楊佩琪翻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澳門籍台大生陳皓揚在犯下「大橘子」虐貓案後,再度被動保團體指認殺害文山區的店貓「斑斑」。精神科醫師表示,這類喜歡找小動物下手的犯案者,人格特質較具潛在攻擊性,控制欲也較強,可能是小時候受到虐待,或者電玩成癮所致。
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嚴烽彰表示,會連續虐殺小動物的犯案者個性比較壓抑,但控制慾卻卻很強,因為不想承擔坐牢的風險,多會選擇抵抗力較弱、罰則較輕的小動物下手。分析犯案者的特點,一為小時候曾遭到家暴,想透過虐待動物拿回掌控權;二為愛打電動,想要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把敵人消滅的快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引述美國針對「無差別殺人犯」的研究,歸類出此類犯案者的3大特質為「容易虐殺動物、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式車禍、容易產生家暴」。他說,會反覆虐待甚至殺害動物的人,通常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情緒管理差、情緒管理差、缺乏同理心、對生命缺乏研究。
要如何避免這類具有潛在攻擊性的人再度殺害動物?嚴烽彰說,若發現身邊親朋好友有虐待動物的傾象,可幫他們拓展人際圈,多接觸養寵物的人,「在耳濡目染下,就會覺得動物越來越可愛,也不會想殺害他們」。
楊聰財則表示,具有這類人格特質的人,可透過團隊協助評估是否有潛在的情緒障礙,或者是因壓力過大、人際互動不理想所致。若遭判定有情緒障礙,可先從生理方面著手,開立生理穩定劑、建立正確情緒管理管道,再輔導親友幫助患者「走出去」,如此一來便減少避免憾事發生的機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