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黃菀外型超像「山茼蒿」 誤食可能嘔吐又傷肝

▲歐洲黃菀與山茼蒿(左)同屬菊科、外型相似,但吃下肚卻會導致嚴重後果。(圖/食藥署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這株植物乍看之下很像「山茼蒿」,但誤食卻會嘔吐、傷害肝臟,嚴重還會致死!食藥署今(3)日召開記者會,公布3種民眾最常誤採的野菜。根據2010年至2014年的統計,5年來總共發生16起野菜食物中毒的案例,其中蕈類6例佔了最多,另有10例分別來自姑婆芋等野菜。由於今年春節年假有9天,研檢組科長也呼籲,民眾前往山區郊外旅遊時,切勿隨地採食,以免傷身。

林旭陽說,常被民眾誤認為山茼蒿的野菜為「歐洲黃菀」(Senecio vulgaris),分類上屬菊科、黃菀屬,分佈在中、高海拔山區,以南投最多,郊區、菜園附近及路邊草叢都可發現它的蹤跡。歐洲黃菀不僅與山茼蒿同屬菊科,葉形也相似,唯一的差別在於其含有生物鹼PAs,誤食會造成肝臟方面的損害,嚴重則會造成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研檢組林旭陽科長介紹常被誤食的野菜。(圖/記者嚴云岑攝)

「2012年曾有民眾在山上誤採歐洲黃菀食用,結果因嘔吐,連夜被送下山的情況發生。」林旭陽說,近年來採食野菜風氣盛行,民眾利用假期出遊郊外山間,隨手採摘野外植物或就地烹煮分食或攜帶回家加菜,然而許多野外的植物含有強弱不一的天然毒素,不慎誤食會引發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

雖然有毒植物傳統的檢驗方法以外觀型態判定,但須有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同時檢體需為完整的根、莖、葉、花、果、子實體或孢子植株等,對於烹煮過的食材並不適用。因此,林旭陽也提醒,民眾切勿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以免造成食物中毒,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