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指出,台灣現代肥胖兒童增加。(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3C不離手」是現代兒童生活的寫照,飲食問題再加上缺乏運動,導致越來越多「肥胖兒童」。台大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張凱琪指出,台灣兒童脂肪肝的盛行率相當高,根據臨床觀察,因過重或肥胖就醫的兒童中,高達74%具有脂肪肝。她呼籲,家長一定要清楚「小時候胖就是胖」,不會因為長大就會變瘦了。
張凱琪說明,近年發現不少兒童有脂肪肝問題卻未及時被察覺,很多都是小孩因為長不高,被父母帶到醫院就醫,才進一步發現幾乎都有肥胖問題,甚至還有進一步比較複雜的問題,如空腹血糖很高、有脂肪肝,甚至肝功能指數有明顯起伏。
「這些都是不篩檢不知道的!」張凱琪說,台大在2017年開辦兒醫健康活力門診,從2017年到2024年間,有150名兒童因過重或肥胖參與門診,以肝臟超音波或彈力掃描篩檢發現,其中有高達74%有脂肪肝,且其中又有42%合併有肝功能ALT指數異常。
張凱琪直言,很多小朋友就醫後檢查都發現有肥胖的問題,但可能因為以前的觀念都會覺得「小時候胖,長大就好了」,但其實「小時候胖就是胖」,長大後,包括三高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都很高。
她進一步說明,很多有肥胖問題的小朋友其實肝臟已經長時間承受一定程度的負荷,因為肝臟發炎是不知道的,必須接受肝臟超音波和抽血檢查才會知道。而除了肥胖之外,她建議,也可以留意小孩脖子後面有沒有「黑棘皮症」、「晚上容易打呼」、「容易疲憊」等症狀。
另外,在肝病方面,母子垂直感染B肝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張凱琪表示,台灣在2018年2月開始有B肝抗病毒藥物,只要孕婦篩檢發現是B肝帶原者,在第三孕期就可以接受公費抗病毒藥物治療,降低孩子垂直感染風險。
張凱琪強調,B肝藥物是安全的,通常會建議服用到生產後4周,但如果自身哺乳有疑慮,媽媽是可以選擇生產後把藥物停掉,7天後再哺育母乳,因為最重要的是生產當下,病毒量可以控制得很低,孩子在出生後被感染的機會很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