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出現步態不穩、尿失禁或記憶力變差等問題,有可能是水腦症導致。(示意圖/123RF)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家裡長輩出現步態不穩、記憶力變差或尿失禁時,許多人會以為是正常老化或失智,但醫師提醒,要留意可能是「正常壓力性水腦症」。先前一名70歲長者出現走路搖晃、反應遲鈍等,家屬以為是老化,吃藥後症狀持續近一年未見好轉,經過神經內科檢查確認是「正常壓力性水腦症」,手術引流後,病情已改善。
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彥秀提到,先前收治一名70多歲長輩,因為步態不穩,走路出現搖晃,且有反應遲鈍、尿失禁等症狀,因症狀緩慢惡化,家屬誤認為是正常老化,帶著他至復健科、泌尿科就診,吃藥近一年,病情依舊沒有改善。
患者轉診至神經內科,檢查發現是「正常壓力性水腦症」。陳彥秀表示,經引流管將過多的腦脊髓液引至腹腔,人體自然吸收後,即可減少腦脊髓液過多的情況,術後病人狀況改善,走路步伐漸穩。
陳彥秀說,水腦症意指腦脊髓液不正常堆積在腦部,俗稱腦積水。成人腦室每天約產生500cc腦脊髓液,具有代謝循環及緩衝保護大腦作用,一旦腦脊髓液無法正常在腦室內流動、排放,就會變成水腦症,目前病因不明,少數是腦部受傷、腦中風或腦血管疾病等造成。
陳彥秀提到,水腦症可見於任何年紀,但以長者最為常見,資料統計,65歲以上長者好發率約千分之5,因其症狀為緩慢惡化,常被以為是老化而忽略,錯失及早治療的機會,甚至因時間拖太久,改善有限。
陳彥秀說明,該病症常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或巴金森症混淆,神經內科檢查可即早確定病因;水腦症是少數治療可逆的腦部疾病,經手術排除過多脊髓液,約7至8成患者可恢復,若遲未接受正確治療,會因行走愈來愈困難,恐怕會長期臥床。
陳彥秀提醒,同住家人平時可觀察長輩走路狀態,若常跌倒、或有記憶力減退、反應變遲鈍、大小便失禁等症狀,不要以為只是正常老化,應儘快接受檢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