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自己是否水腫,可經由按壓小腿肌肉,觀察下陷回彈程度判斷。(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文/陳學莆(師大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
目前針對體重過高的定義是過重(24.0 ≦ BMI < 27.0),及肥胖(BMI ≧ 27.0),而在相同BMI的情況之下,根據表現出來的指徵又可以分為實胖、虛胖兩大類型。實胖通常食量較大且容易餓,因為過多的熱量攝取而造成肥胖。同時容易有怕熱、口乾舌燥或是便秘等等熱性的表現;肉肉較多且結實。
虛胖是食量相對不大且容易疲倦。通常膚色偏白、四肢容易有冰冷的狀況。肉肉相對鬆軟且會有水腫的狀況,特別容易發生在下半身。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水腫?
可以透過按壓小腿前側脛骨邊的肌肉並觀察下陷回彈的程度來判斷:
按壓後下陷2毫米且立刻回彈,為輕微水腫。
下陷4毫米,數秒就可回彈,則屬中度水腫。
若下陷達6毫米,且回彈時間在10~12秒,就屬嚴重水腫,可以明顯看到下肢腫脹。
如果下陷8毫米,並持續超過20秒,就是相當嚴重的水腫,除嚴重的下肢腫脹外甚至會合併產生腹水的現象,務必要尋求醫療協助。
水腫除了容易和肥胖一起出現之外,也常是心、肝、腎等器官病變的徵兆。因此水腫的情形若是比較嚴重,趕快到診所或是醫院諮詢。
如果有水腫會身體會有那些症狀?根據《素問.經脈別論篇》:「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可以知道,在身體裡面負責代謝水液的主要是肺、脾、腎三個臟腑。而其中,脾又因為和消化特別有關,而佔了相當主要的地位。
因此除了水腫之外,還容易有疲倦乏力的感覺(吃飽後特別明顯),或即使得到充分休息,仍然沒有充飽電的感覺。同時可能還會有四肢沉重難以施力或食慾不佳、腹部容易脹氣的狀況。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若是脾的功能有了長期的不良影響,多半會累及腎。因此,還容易伴隨有怕冷等一些陽虛的症狀。
常見的水腫迷思是什麼?為什麼是迷思?
很多人會以為水腫的原因是因為喝了太多水,所以才水腫。「水腫」顧名思義確實是因為水太多才腫,但卻不是因為水喝太多造成的,反而是因為沒有辦法把水分送到應該去的地方,在局部堆積造成的腫脹。因此若是在水腫時還刻意減少喝水量,反倒會讓體內的離子濃度不平衡而更容易滯留於體內,使得水腫的狀況加重喔。
如何有效地消水腫?
這邊提供大家一些生活上可以調整的小動作,能夠減緩或是改善水腫的情形。
1.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長時間的同一個姿勢會讓局部循環變差,而容易累積水分。特別是長時間久站、久坐的人,容易造成靜脈壓的上升,讓靜脈回流變差而誘發水腫的現象。
2.避免過高的鈉攝取:重口味或是過鹹的食品,容易吃進較多的鈉,不平衡的電解質也會讓水分相對容易累積在身體。
3.適量的蛋白質補充:千萬不要為了減重而使的蛋白質攝取不足。足夠的蛋白質攝取,能夠維持好體內的滲透壓,也就能夠避免水腫的發生。
最後,推薦一個簡單的飲品-扁鵲三豆飲,準備綠豆、紅豆、黑豆各15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約900毫升),將豆煮到爛熟後只取豆汁,代茶不拘時飲用。可以起到利濕消腫,健脾胃、補腎的功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