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2個月「皮膚冒紅點」竟是乳癌復發!醫:癌細胞侵襲皮膚

乳房,乳癌。(圖/達志/示意圖)

▲乳癌復發為患者最擔心的事情。(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40多歲的林小姐在2年前摸到乳房有硬塊,確診乳癌,進行手術治療後,某日皮膚冒出紅點,摸起來像一顆一顆小米粒的東西,再度就醫檢查才發現是乳癌復發。醫師指出,這樣的狀況是乳癌局部復發症狀,代表癌細胞已經侵襲皮膚,後來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追蹤至今沒有再復發。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指出,林小姐確診乳癌時,已經是第三期,腫瘤很大,有先做化學治療,但因為癌細胞有抗藥性,所以效果不太理想,術後皮膚出現紅點,屬於局部復發症狀,再度手術後原本還要進行放療,但是因為傷口恢復狀況不佳,因此不斷延後,經評估後,林小姐選擇自費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把傷口照顧好後,再繼續進行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乳癌為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1名,不僅每年確診人口數破萬,更是近6年死亡率的前3名。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高達8成的乳癌患者初次診斷時為早期,「邁向治癒」為臨床首要目標,其中「復發」為達成治癒目標的一大阻礙,一旦癌症復發,臨床上僅能以延緩患者生命凋零為晚期乳癌治療目標。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指出,根據基金會調查發現,「復發轉移」是乳癌病友最擔心的問題第1名,且高達65%患者會積極了解復發的資訊。其中,荷爾蒙陽性(HR+/HER2-)為乳癌最大宗,約占所有亞型中的7成,而荷爾蒙陽性淋巴結陽性早期乳癌,手術後仍有復發風險,其中4顆以上淋巴結陽性患者兩年內復發風險達2至3成。

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馮安捷醫師解釋,復發風險會依照四項標準進行判斷,分別包含「淋巴結陽性、腫瘤大小、腫瘤細胞分化程及Ki-67指數」,其中「淋巴結陽性」為最重要的復發因子,若淋巴結轉移4顆以上,風險越高;或淋巴結轉移3顆以下,且符合腫瘤大於等於5公分、Ki-67指數大於 20%、腫瘤分化程度第三級等其中一項條件也屬於高復發風險族群。

在治療上,張金堅表示,健保已將早期高風險乳癌荷爾蒙陽性的術後輔助治療新藥納入給付,建議荷爾蒙陽性淋巴結陽性早期乳癌患者,若為高復發風險族群,可採取術後輔助治療併用細胞週期抑制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