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熱感冒」! 快做4件事

▲▼口罩、人潮。(圖/記者屠惠剛攝)

▲醫師說,熱感冒會有喉嚨痛、發熱、痰黏稠等症狀。(示意圖/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提醒,夏天「熱感冒」要做4件事,包括開除濕機、電風扇對牆吹、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多喝水。

胡皓淳近日在臉書說,夏天反而感冒了?夏天很多人冷氣吹久,反而會有喉嚨痛、發熱、痰黏稠這類的症狀,就是俗稱的「熱感冒」。他分享可做以下4件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開除濕機

台灣夏天常常又悶又熱,高濕度環境對身體影響主要體現在呼吸系統,例如慢性鼻過敏、長期咳嗽和氣喘等症狀。此外,濕度高還可能影響關節和肌肉,加重身體痠痛感和關節活動不靈活的問題。

如果你常常覺得頭昏、汗不易流、身體總有黏膩感,就要留意周遭環境是否過於潮濕。建議在室內濕度超過70%時,就應該啟動除濕機,特別是在天氣悶熱時,搭配電扇使用,可使室內環境更加乾爽舒適。

▼醫師建議,室內濕度超過70%,就要開除濕機。(示意圖/記者劉維榛攝)

▲▼除濕機(圖/記者劉維榛攝)

►電扇對牆吹

要注意電扇的使用方式,睡覺時直接將電扇對身體吹,可能就會導致感冒。因此建議將電扇放在身體較遠位置,開啟擺頭功能或調大風量;或直接將風向對向牆壁,也可以有通風的效果。

▼醫師建議,電風扇可對牆壁吹。(示意圖/記者劉維榛攝)

▲▼ 行政院記者室內電風扇在運轉。2703687(圖/ETtoday資料照)

►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

一般來說,冷氣房溫度與室外溫度差最好不要超過攝氏4度,但有時候外面的溫度非常高,高到30幾度。建議將室內冷氣溫度調至27至28度,然後在進入室內前,最好先在沒有冷氣的房間,待一段時間適應,再進入冷氣房。

此外,也建議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以免皮膚無法快速調整適應不同溫度差異,進而引發熱感冒的問題。

►多喝水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多喝水。充足水分有助於促進消化吸收、轉化食物為能量,同時增強免疫力並幫助排除毒素。即使在冷氣房中不容易流汗,仍應定時喝水,確保體內水分充足,促進毒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關鍵字: 熱感冒 胡皓淳 感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