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盲「青光眼」年輕化!醫警告「初期症狀不明顯」7大高危險群當心 

眼睛。(圖/達志/示意圖)

▲青光眼是第二大致盲原因,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青光眼是第二大致盲原因,近年由於高度近視人口比例增加,再加上診斷科技的進步,發生率逐年提高,且有年輕化趨勢。醫師提醒,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危險因子包括「青光眼病史者、年齡超過40歲、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者、高度近視者與高度遠視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受過外傷者」。

青光眼是一種會造成視力持續惡化且無法恢復的視神經病變,臨床上會呈現視神經盤凹陷擴大、視神經退化及視覺功能受損,視神經一旦遭到破壞會造成不可逆的視覺功能喪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科主任柯玉潔醫師表示,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等到察覺異狀時,視神經通常已遭相當程度破壞,加上青光眼是不可逆的疾病,因此若太晚發現,才接受治療,視神經難以恢復,會增加失明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普遍對青光眼認知意識不足,造成青光眼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眼球內部壓力(眼壓)過高,但高眼壓並不是青光眼的必要條件,即使眼壓正常,仍然可能患有青光眼。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郭哲源進一步提到,青光眼除了眼壓影響之外,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年齡超過40歲、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者、高度近視者與高度遠視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受過外傷者等都是青光眼的危險因子。

青光眼雖是不可逆眼睛疾病,但仍然可以透過治療延緩疾病的惡化,現在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以及雷射或手術治療。在藥物治療上,治療青光眼可以使用眼藥水或服用口服藥,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減少房水的生成或促進房水的排出,進而降低眼壓。

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部主治醫師蕭雅娟醫師提到,藥物治療通常是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點眼藥水的確是青光眼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但若眼壓控制不夠穩定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時,可以透過雷射或青光眼手術達成眼壓控制。

蕭雅娟提醒,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初期就診時,需觀察用藥反應,約1~3個月需回診,兩年內約4~6月安排一次相關檢查評估,兩年後若病況穩定,檢查的頻率就可延長,但最終仍須依據主治醫師的評估診斷為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