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肝癌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又有「國病」之稱,因為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明顯感到身體不適時已經進入中晚期,治療不易且存活率較低,所幸在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後,晚期肝癌病患有治療新選擇,而且有可能治癒。醫師指出,肝癌危險性並非僅來自B型、C型肝炎演變,與肥胖、脂肪肝相關的代謝性肝病已經成為新的威脅。
健保署在去年8月將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提升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率,被視為國病肝癌治療的重要一步,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羅氏大藥廠今日(2/22)舉辦分享會,邀請健保署長石崇良、各界專家、病團代表一同與會。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指出,晚期肝癌的治療迎來了重要的突破,然而肝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定期篩檢和追蹤更顯重要。肝癌多發生於有慢性肝病患者,約有6成因為B肝、3成是C肝,代謝性肝病占比約1成。但是代謝性肝病已經威脅性上升、個案越來越多的趨勢,進一步分析原因,包含病毒性肝炎獲得控制、民眾生活飲食習慣變化以及診斷技術改善等。
蘇東宏指出,國人約有3成有脂肪肝,且其中約6~7成個案有合併與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代謝危險因子,就屬於代謝性肝病;現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糖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可能使脂肪在肝臟內的積聚,進而導致脂肪性肝炎和肝細胞受損,最終發展成為肝硬化和肝癌。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灣肝癌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教授林錫銘指出,肝癌治療最新的觀念是有機會痊癒就要爭取,而不僅是緩解及控制病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仍是關鍵,無論是中期或晚期肝癌,適當的局部治療搭配藥物治療,都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蘇東宏指出,最新免疫合併療法讓晚期肝癌有治癒可能,目前病患完全治癒率約6%~10%,當接受治療後腫瘤會縮小,可以使用手術切除等治癒性治療。石崇良進一步解釋,現在癌症治療有兩部分,一個是期別轉移,另外就是治療改善。過去都認為第四期就是末期,要進入安寧,新藥可以透過治療讓癌症期別往前,搭配介入性治療獲得改善,可以延長病人存活。
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預估每年受益人數約2000人,每人每年可省下300萬元藥費,健保每年需投入5億左右支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指出,台灣肝病的現行環境雖然逐年改善,但肝癌仍應是大眾關注的健康議題,特別是在晚期肝癌死亡率方面。他強調,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給患者更多治療選擇,更是對國家肝癌防治政策的一大突破。
林錫銘則提到,免疫合併療法在提升治療反應率和降低副作用方面有新的進展,雖然已納入健保給付但條件上相對嚴格,期待專家和政府相關單位共同討論,使更多患者能受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