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撞到頭昏厥!數小時後才送醫「腦出血亡」 長者易跌倒地點曝

▲消防隊將楊男從鐵皮屋頂上救下來。(圖/記者吳世龍翻攝)

▲根據統計,長者跌墜受傷地點有52%發生在室內,室外則占48%。(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高雄市一名71歲張伯伯日前獨自在家洗澡,不慎跌倒撞到頭部昏厥,幾小時後才被發現並送醫,但因腦出血不幸過世。醫師曝光國健署調查數據,發現65歲以上長者跌墜傷有52%機率發生在室內,跌傷地點依序為臥室(35.6%)、客廳(30.8%)、浴室(17%),建議高齡長輩要維持肌力,持續進行一定強度的運度,並且均衡飲食,避免肌少症發生。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家醫科主治醫師戴志融指出,高齡長輩跌倒是不可輕忽的健康風險。他曾收治一名60歲林女士,攀爬摺疊梯整理家中高處物品時不慎跌落,摔斷右小腿,動完手術雖逐漸復原,但仍須暫以助行器及輪椅代步,回診時更發現他們原本穩定控制的血糖、血壓等,因活動力下降及情緒不佳而數值飆高,健康每況愈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家醫科主治醫師戴志融。(圖/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提供)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家醫科主治醫師戴志融。(圖/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提供)

戴志融說,一般人認為長輩外出活動發生意外或跌倒機會比較高,但其實居家跌倒的情形也居高不下。根據統計,長者跌墜受傷地點有52%發生在室內,還高於室外的48%。

國健署調查發現,「跌倒」近年高居長輩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而65歲以上長者自述前一年曾經有跌倒經驗的,更高達1/6。至於跌傷地點,則依序為臥室(35.6%)、客廳(30.8%)、浴室(17%)。

為什麼跌倒最常發生在臥室?戴志融解釋,這是因為老人家剛起床或變換姿勢時,因神經反應較慢,容易發生姿勢性低血壓,更易發生跌倒意外。特別是本就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長輩,在移動位置或變換身體姿勢時更要小心,動作要盡量緩慢溫和。此外,由於肌力會隨著長輩年齡增加而下降,根據統計,下樓梯發生意外的機會比上樓梯時大,要特別注意下樓梯時的安全。

▲醫師指出,長輩嚴重跌倒後一年內死亡率與失能比率將大。(圖/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提供)

▲醫師指出,長輩嚴重跌倒後一年內死亡率與失能比率將大。(圖/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提供)

戴志融說,發生嚴重跌倒意外(如骨折或頭部外傷)後,一年內死亡率與失能比率將大幅上升。有些長輩因為害怕再次跌倒,會減少行動或外出。這不但會造成身體功能與活動力衰退,也會造成長輩的社交隔離,引發心理上的問題。

戴志融提醒,高齡長輩要維持肌力減少跌倒風險,單靠走路散步是不夠的,應持續進行一定強度的運動,例如練習深蹲增強腿部肌力,從事如快走、固定式腳踏車及游泳等有氧運動,另外可以打太極拳、做瑜珈以強化平衡及柔軟度。在自我篩檢的方法上,如果長輩自己察覺從椅子站起來有困難,或是手提不起約5公斤以上重物,就有可能就是肌少症的徵兆,應飲食均衡、注意蛋白質攝取,避免肌少症的發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