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等待期長達700天!給付速度慢 病人「望藥興嘆」苦候救命藥

▲▼藥,藥品,藥丸。(圖/CFP)

▲台灣新藥給付速度慢如「龜速」。(示意圖/CFP)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台灣健保號稱世界第一,但新藥給付速度卻慢如「龜速」,命懸一線的病人等一個新藥竟要將近兩年,讓不少病人「望藥興嘆」,健保靠不住只能自力救濟,有能力者砸重金遠赴重洋治病,或賣地賣房來自費使用健保不給付的新藥,靠自己點亮續命的一線生機。沒錢又沒資源的病人,只能認命使用健保提供的治療,需要新藥救命的人,卻等不到救命的藥。

為何病友總是等不到新藥?「台灣健保實在太窮了!」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近期發文感慨,過去長期旅居美國的她,從美國回台灣一陣子後發現,她在國外總引以為傲的台灣健保受限於資源不足,在給付標準與時間上和國際都有顯著落差,導致保護力不足。「等不到藥,只好賣房自費。」諸如此類的狀況屢見不鮮,變相損害病人權益。

2019年的時候《商周》對181名醫師做了調查,61%的醫師認為「健保給付」的藥與醫材,已經到了「不堪用」的程度。因為預算問題變相消耗了病友用藥權益,真正需要救命的人,等不到救命的藥。台灣新藥等待期長達700天,日本急重難症病人卻在新藥上市後60~90天就有新藥可用。長遠影響也反映在癌症存活率上,從癌症數據來看,2020年台灣胃癌存活率為36.4%,只有日本的2/3;肺癌存活率14.1,更不到日本30.1%的一半。

若想加速更多新藥給付,恐怕須從拉高整體預算占比著手。根據統計,台灣全民健保支出,只佔GDP 3.5%,遠遠低於德國(9.7%)、法國(9.6%)、日本(8.9%)和韓國(4.2%);藥品支出部分,台灣只有1.2%,也比德(1.8%)法(1.6%)日(2.3%)韓(1.7%)還低。

▲中央健保署,健保署。(圖/ETtoday資料照)

▲台灣健保包山包海,涵蓋範圍廣泛。(圖/ETtoday資料照)

范琪斐也表示cost down的精神,不應該被用於人民的健康,台灣健保包山包海,涵蓋範圍從輕症的感冒、發燒,到重大傷病、罕見疾病,以保護範疇來說可謂是領先全球,但卻只花了相對少的經費,因為預算限制,導致新藥進不了健保,付得起錢的病人就自費或出國治療二選一,沒錢的病人沒得選只能沿用現有療法。一個以救命以及公平為目的的機制,為了預算是否漸漸脫離初衷?

雖然《健保法》規定當安全準備金不足1個月時需啟動保費調漲,但在健保會消費者與付費者代表斡旋後,衛福部與行政院後最終還是會因政治考量給出傷害最小的「折衷」方案,以撐過1到2年為考量。但在新藥與新科技發展發達,有越來越多新藥可選擇的年代,小漲已經緩不濟急。

范琪斐也從國際角度提出意見:她坦言,儘管漲價人人都不願意,「但大家自己去看帳本,你要用八塊買十塊的服務,業者咬咬牙可以,但你要五塊買十塊的服務,甚至三塊買十塊的服務,誰要跟你做生意啊?」如果全民健保已經「節流」到體系難以為繼,「開源」提升整體的健保預算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資源重新盤點分配或是調漲健保費,才能找回世界第一的台灣健保!

關鍵字: 健保署 新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