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減少挨91針!血友病患新藥「7月起健保擴大給付」增4類人可用

▲▼「非凝血因子藥物」健保七月起擴大給付。(圖/記者洪巧藍攝)

▲「非凝血因子藥物」健保七月起擴大給付。(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A型重度血友病患為控制出血,需要定期接受凝血因子靜脈注射,但是不少病患長期頻繁打針導致不易找到血管注射,以及靜脈萎縮成為血友病患心理負擔,甚至有病童因為害怕打針中斷治療,日常活動都因此受限。現在血友病已經進展至「非凝血因子藥物療法」,變得更簡單效果也更久,一年打針次數可以減少91次!健保署從今年7月起擴大給付至無抗體的A型血友病患,新增12歲以下兒童等4類對象可獲得給付。

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教授表示,血友病是一種先天出血性疾病,基因缺陷造成血液中缺乏某一種凝血因子,導致凝血功能異常,目前國內的血友病患者大約1000名 ,其中以缺乏第八因子的A型血友病患最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沈銘鏡指出,患者若為中、重度A型患者,除受傷之外,日常也可能會自發性出血,最常發生的部位為關節處,雖沒有立即危險,但長時間反覆可能會導致關節變形,許多人因此需要置換人工關節。國際間血友病治療共識,透過採取規律的「預防性治療」,定期補充凝血因子以維持體內凝血因子濃度。

不過目前A型重度血友病的治療要達到「零出血」仍有進步空間。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周聖傑表示,凝血因子的結構特性,讓它只能用靜脈注射的方式給予,又因為半衰期短,至少必須每周二至三次注射補充,如此頻繁的靜脈注射頻率,甚至有些患者是從兩歲甚至更小就開始接受預防性注射,對於病童、家屬以及醫護人員,都是非常沈重的壓力與負擔。

所幸血友病治療隨著科技演進產生了「非凝血因子藥物」療法,周聖傑說明,它注射方式從靜脈注射轉為皮下注射,減少了患者找血管打針的不便,治療方式也更加簡單;藥物半衰期可長達至27.8天,注射頻率降低為每週至每四週一次,與過去靜脈注射相比,一年挨針次數最多可減少約91次。

原本非凝血因子藥物健保給付僅限於A型血友病抗體患者,周聖傑指出,因為他們在凝血因子過程產生抗體,後續會面臨無法使用凝血因子預防風險,透過新藥來照護,人數約40~50人。

至於無抗體的A型血友病患者,健保7月起放寬擴大給付4類對象,包含:12歲以下兒童,另12歲以上則有3種情況可用,包含「接受第八凝血因子達建議劑量上限,且年自發性出血次數大於6次」、「曾發生腦出血」、「目標關節出血半年超過3次以上」等,預期受惠人數可以增加百人以上。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