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頑固型癲癇」不一定要開顱!北榮用「機器人」完成百例治療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癲癇病人需承受無預警發作伴隨的身體不適及意外風險,尤其有不少患者屬於頑固型癲癇,吃藥仍無法改善。對此,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引進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結合3D影像定位和即時動態導航追蹤,免除傳統開顱手術,目前已成功完成百例頑固型癲癇治療手術,其中年紀最小的僅3歲。

▲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癲癇。(圖/記者趙于婷攝)

▲北榮機器人手臂已完成百例頑固型癲癇治療手術。(圖/記者趙于婷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統計,全國約有20~30萬位癲癇患者,其中高達3成是屬於使用二種以上藥物,仍難以有效控制發作,也有一部分屬於副作用明顯的頑固型癲癇,臨床上稱為藥物難治型癲癇。

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李政家醫師表示,以癲癇患者來說,逾6成的癲癇患者在學齡前就出現第一次發作,尤其年紀較小就發作的患者大多屬於頑固型癲癇,常常無預警發作,對學習、生理成長等各層面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如果能在12歲前積極接受專業評估和外科手術治療,就能有效減少癲癇發作頻率。

一名病人家屬陳媽媽分享,今年37歲的兒子(陳先生)在10歲時被診斷罹患癲癇,曾至各大醫院就醫,嘗試過各種療法,皆因無法找到正確致癲病灶癲癎發作無法改善,求學期間也都要特別交代老師和同學照顧,後續根本無法應徵工作。

之後陳先生在108年接受立體定位腦波電極置入手術(SEEG),放置17支深部電極,如願找到致癲病灶位置,經過7次高射頻熱凝損手術電燒病灶,終於改善不正常放電症狀,目前癲癇未再發作。

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癲癇。(圖/北榮提供)

▲機械手臂手術過程。(圖/北榮提供)

李政家說明,超過半數的頑固型癲癇患者都能在術前評估中找到致癲病灶,更有高達8成的患者在接受1至2次的外科手術治療後即能明顯降低癲癇發作頻率,但仍有約5%的患者因致癲灶過度深層或分佈範圍較廣,就像陳媽媽的兒子就需要進一步接受立體定位腦波電極置入術來尋找致癲病灶。

陳先生的主治醫師、北榮癲癇科主任尤香玉也提到,第一次接觸到陳先生的時候,其實醫療團隊很沮喪,因為當時明知道關鍵點在哪裡,但必須把頭蓋骨打開,手術後可能會影響到視野,但因為陳媽媽一直沒有放棄,所以等到有新的方法後,仍願意相信醫療團隊,進行治療。

尤香玉說,癲癇是一個會被歧視跟誤解的疾病,現在有比較好的方式,把癲癇發作次數減少,患者仍可以維持社會功能,可以正常生活和上課上班。

良好的定位是手術成功重要關鍵!李政家說,藉由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進行立體定位手術,如SEEG、深腦刺激術(DBS)、腫瘤組織切片檢查(Biopsy)等,不僅能讓醫療團隊更完整掌握手術過程的任何狀況,醫師能確保植入物準確放置於病灶,達到計畫位置與開刀位置零誤差的目標,且與傳統徒手執刀相比,約可減少一半手術時間。

北榮總神經外科在1987年就施行首例癲癇手術,現今不僅設立癲癇特別門診,更結合癲癇科、神經外科、神經放射科、等單位,跨部門組成專業的癲癇手術多領域治療團隊。李政家強調,目前小兒科的案例占1/3左右,癲癇最好也建議在入學前治療,只要可以穩定狀況,就不會影響學習,未來就可以進入社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