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賣房籌千萬藥費!神母癌童「復發8年仍存活」 成全台第一人

▲▼神經母細胞瘤病童謙恩。(圖/謙恩媽媽提供)

▲謙恩生病後依然學會潛水,到海底撿垃圾為生態盡力。(圖/謙恩媽媽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2歲的謙恩活潑好動,某天蹲下後卻站不起來,還出現熊貓眼,到大醫院驗血才揪出極惡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癌」,經積極治療仍復發。謙恩媽媽為了拼「最後一絲希望」,不惜賣掉千萬房產自費使用免疫新藥,也給了謙恩活下去的機會。今年謙恩13歲了,儘管癌症奪走他左眼視力,多次化療也影響聽力,他依然對生命充滿希望,更學會潛水,到海底撿垃圾,為生態盡一份心力。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癌症當中,除了腦瘤、淋巴瘤之外,最常見的實體惡性腫瘤,約占兒童癌症的7.8%左右,但在兒童癌症死亡占比卻高達15%,且高達51%的病患屬於復發率極高的高危險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台灣,每年約有10~15位神經母細胞瘤的癌童,需要接受高劑量手術切除、高劑量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但即便如此,殘存的癌細胞依然容易導致復發,20年存活率僅剩3成。

謙恩2014年罹病後,經歷過化療、開刀、放療與自體移植,不幸於於2015年3月又復發。在陷入治療困境之際,謙恩媽媽得知由林口長庚幹細胞轉意癌症研究所陳鈴津院士研發的GD2抗體免疫治療,可與神經母細胞腫瘤表面的GD2抗原結合,誘發免疫系統攻擊並殺死癌細胞後,決定幫兒子「賭最後一絲希望」。

▲▼神經母細胞瘤病童謙恩。(圖/謙恩媽媽提供)

▲謙恩與媽媽合影。(圖/謙恩媽媽提供)

謙恩媽媽表示,當年謙恩的體表面積為0.67,換算藥費為1024萬,因無健保給付,只能賣房子籌措醫藥費,而且治病緊急,只能先貸款再處理房產,也為此跟父母大吵一架,「他們說賣了房子,孩子還不一定救得活。」但謙恩得知後,只對媽媽說「我一定可以活下來。」所幸治療反應良好,謙恩也成了2015年後首位復發後仍存活的病患。

謙恩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盧孟佑表示,神經母細胞瘤在2015年免疫療法GD2抗體上市後,台大醫院治療團隊積極以專案進口方式引進,針對移植後和復發高危險群病童治療,2015年至今已有10多位病童使用,仍有4~5人存活。在維持性治療或復發後合併化學使用,腫瘤反應都不錯。

雖然GD2抗體對於神經母細胞瘤效果良好,但高額藥價也讓許多病童因家庭無力負擔,只能黯然接受生命流失。為了幫病童爭取用藥機會,謙恩媽媽與其他家長於2017年成立「台灣神經母細胞瘤病友關懷協會」,積極推動藥物納健保,目前已獲得藥物共擬會「有條件」通過,預計可用於1.5歲以上的初發病患身上。

▲▼GD2抗體免疫療法成為神經母細胞瘤癌童福音。(圖/記者嚴云岑攝)

▲林口長庚醫院幹細胞與轉譯癌症研究所陳鈴津院士說明GD2抗體免疫療法研究成果。(圖/記者嚴云岑攝)

謙恩媽媽表示,在兒子治療期間,曾有同病房的女孩因家境問題無法使用新藥,在過世前詢問母親「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讓她聽了十分難過,而在陪兒子抗癌期間,「沒有用藥的復發病童都陸續過世」,希望健保能評估放寬用藥條件,讓復發病人也有活命機會。

陳鈴津院士也補充,神經母細胞瘤復發後,許多病童都活不到2年,但現在有了合併治療,持續追蹤3年以上的病患仍有4成左右,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聽到台灣健保的好消息,造福更多第四期高危險群神經母細胞瘤的病患。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