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初期易誤認媽媽手、肌腱炎 逾8成恐致關節損傷!

▲▼手指,祈禱,指尖。(圖/翻攝自pixabay)

▲目前全台約有十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需長期與疾病共存。(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許多人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只會發生在長輩,但醫師指出,其實這疾病好發於30至50歲的青壯年,初期症狀易誤認成「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因此延誤就醫,導致超過8成患者可能在發病前2年便出現關節損傷、約4成患者10年內恐釀成日常功能障礙,可能包括日常刷牙、拿筷子都有困難。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約有十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蔡昀臻醫師指出,很多病患一發作起來,不只是刷牙、扣內衣,連吃飯拿筷子、湯匙都有困難,且該疾病無法治癒,青壯年病友除了多痛20年,也須一生與疾病共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42歲病友陳小姐,在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未痊癒,進一步檢查才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查結果讓她相當震驚,她描述,發作時是種持續且錐心的痛,嚴重時更禁不起別人碰、自己也不敢動,那時候真的整天只能躺著而已,發病時幾乎整晚不能入睡。

她更提到,在工作職場上也遇到另類打擊,原本是餐廳出納的她,即使向公司反映,仍被要求每天穿跟鞋工作,當搬不了重物時,也常遭同事耳語,最後決定辭去工作、專心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除了要常擔心造成關節變形,影響生活自理,同時發炎物質也會攻擊其他器官,造成心臟、肺臟等重大併發症,因此穩定控制病情相形重要。

三總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醫師說,根據歐洲風濕病聯盟(EULAR)2022指引,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達標,須於治療三個月內至少改善50%的疾病活動度、治療六個月內達成緩解以及低疾病活動度,不過臨床觀察,病友對疾病及治療有許多迷思,包含認為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藥物會越吃越多、病情沒起色而認為「藥沒有用」等。

盧俊吉提醒,即使是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且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即使達到減藥條件,也要採取「階段性減藥」;至於許多病友「吃藥吃到怕」,建議可與醫師討論,依狀況調整治療策略與藥物劑量,不一定會越吃越多,此外,部分藥物須一至兩個月才產生療效,且病情起伏與生活作息、運動飲食也有關,須靠定期評估疾病活動度判斷,而非自行停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