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吃飽飯或洗澡後容易喘且臉會泛紅等情況,要留意可能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造成。(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吃飽飯後或洗澡後容易喘?小心可能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造成。醫師表示,有3個主要症狀要特別留意,包括胸口悶痛、昏倒及臉容易泛紅、冒汗等,嚴重可能會造成猝死。其中有4大高危險族群也要小心,如:75歲以上長輩、先天性瓣膜異常和鈣質及磷代謝異常患者,建議平時要定期健檢,以防萬一。
台北榮總實驗外科主任張效煌在《名醫觀點》提到,主動脈瓣膜狹窄最主要的3個症狀,包含心臟衰竭容易喘、胸口悶痛及昏倒。醫師指出,心臟衰竭不容易馬上被發現,其中有幾個前兆要注意,像是吃飽飯後、活動後與洗澡後容易喘,都會造成血液循環增加、導致心臟負擔,另外冒汗、臉部泛紅,也都是需要留意的警訊,嚴重可能會造成猝死。
張效煌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容易發生在75歲以上的病人,其中有3%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因此醫師也列舉高危險族群,首先正是「75歲以上」長輩,因為老化造成瓣膜鈣化,瓣膜一旦不容易打開,就會引起主動瓣膜狹窄,且無論性別的發生比率都一樣。「先天性瓣膜異常」患者也要注意,正常瓣膜為3片葉片,如果只有2片者,瓣膜較不耐用,可能在40至60歲就會提早發生主動脈瓣膜狹窄。
▲主動脈瓣膜狹窄容易發生在75歲以上的病人,有5種前兆要特別小心。(圖/翻攝自《名醫觀點》)
張效煌表示,第3類人為「風濕性心臟病」,病人可能因年輕時,瓣膜受到細菌感染,提早老化。最後,「鈣質及磷代謝異常」患者,通常是因副甲狀腺長腫瘤或洗腎患者而引起瓣膜提前鈣化跟老化,需要特別留意。
張效煌提醒,主動脈瓣膜狹窄是瓣膜老化所引發,因此一定要用置換的方式,無法使用藥物治療,治療方法包括傳統手術,開胸進行瓣膜置換;或心導管置換。醫師強調,要預防主動脈瓣膜狹窄重點在於防範三高並定期健檢,若出現走路易喘、心臟衰竭等情況,建議要另外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