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蚊症「冒惡化警訊」別拖了!醫點名2類人危險:恐失明

眼睛痛,眼睛癢。(圖/記者李佳蓉攝)

▲當眼前出現許多像小黑蚊的黑點,但怎麼樣都無法消失要特別小心。(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飛蚊症」是門診常見疾病,眼前會出現黑點、黑線或是網格狀物體隨著眼睛轉動而飄移,在強光下容易看到、有時又會不見。究竟偶爾出現一次的飛蚊症需不需要就醫?眼科醫師張淑雯建議,一旦「2症狀加劇」務必請醫師再評估一次,也提醒患有高度近視與糖尿病患者須特別留意,以免視網膜剝離釀失明下場。

你有飛蚊症嗎?亞東醫院眼科部主任、台大醫學系教授張淑雯在《健康2.0-名醫觀點》頻道中指出,「飛蚊」不一定會頻繁出現,且大多數人無法分辨其為病理性或非病理性,因此建議第一次發生時需經醫師檢查,評估是否有立即處理之必要,若為單純玻璃體退化則無礙;但當飛蚊症患者出現視力變差、飛蚊增加,即建議再就醫重新評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飛蚊症「冒惡化症狀」別拖了!醫點名2類人危險:恐失明。(圖/截自《名醫觀點》YouTube)

▲醫師提醒,當飛蚊症出現2惡化症狀快就醫。(圖/截自《名醫觀點》YouTube)

張淑雯解釋,尤其是高度近視與糖尿病患者更要留意,近視一旦超過600度者可能因視網膜變薄甚至視網膜裂孔,使飛蚊症加劇而看不清楚,此時即須雷射治療,否則會造成視網膜剝離而影響視力,若忽視未手術恐有失明風險。

再者則是糖尿病患者,張淑雯提醒,有時患者會出現玻璃體出血,引發如飛蚊症症狀,應當注意。醫師皆會根據第一次檢查視網膜情況建議半年或一年後再追蹤檢查。

▲▼眼睛,瞳孔,眼珠,眼睫毛。(圖/翻攝自pixabay)

▲玻璃體浮游物在玻璃體中具有不同大小、形狀、濃稠度、折射率和能動性,並且通常都是以透明的型態呈現。(圖/翻攝自pixabay)

眼科醫師洪啟庭曾解釋,飛蚊症正式名稱為「玻璃體混沌或玻璃體浮游物」,是一種因投入眼睛的光線將浮游在玻璃體的混濁物投影在視網膜上,而在視野中看到物體漂浮的現象。這些浮游物在玻璃體中具有不同大小、形狀、濃稠度、折射率和能動性,通常都以透明的型態呈現,當人還年輕時,玻璃體呈現透明,但開始老化後,玻璃體就會逐漸混濁,眼中的浮游物即因玻璃體退化、變性所造成。

洪啟庭指出,飛蚊症可分為生理性、退化性和病理性3種不同成因,生理性會呈現數個黑點,為眼睛自然形成的雜質,約占門診病患20%,多發生於40歲以上;退化性則是一點或一圈,是因原先緊實相黏處所形成的玻璃體浮游物,約佔門診病患75%,同樣好發於40歲以上;病理性則非常危險,會出現極多黑點,主要是出血所致,應盡速就醫治療,否則恐失明。

挑戰最便宜!「這款衛生紙」抽10張不用1$ 買起來囤抗漲價

抗菌防蟎「超大罐洗衣精」下殺!4入只要399$

出國「頂級防爆行李箱」拉著走!耐摔輕巧2卡只要3980$

「舒酸定抗敏牙膏」一條只要76元!8入必買一組起來囤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