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突發心肌梗塞,其中一條冠狀動脈已90%阻塞。(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一名33歲竹科工程師,前陣子突然感覺頭暈、一直噁心想吐及心臟胸口痛而掛急診,經過檢查診斷為心肌梗塞,主要供應心臟血液的三條冠狀動脈「其中一條已90%阻塞」。醫師追問生活史才發現,他平時飲食喜愛高油、高鹽、高糖,且很少運動,讓人聽了忍不住搖頭。
家醫科醫師黃彗倫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該名工程師從沒想過自己有心臟問題,因突發不適到急診而診斷出心肌梗塞,必須把握黃金90分鐘接受心導管治療,因為其中一條冠狀動脈已有90%阻塞,需緊急打通血管放上支架。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慢性疾病,只是飲食非常不健康。
黃彗倫接著說,一般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會轉介給物理治療師進行「心肺復健」,就怕未來冒出心臟衰竭問題,不過卻得到男子喜愛多油多鹽多糖飲食,以及很少運動的反饋。
▲多油多鹽多糖飲食、少運動,使得心血管不健康。(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
黃彗倫不禁感慨,現代人心肺功能真的不好,並教導男子如何自我鍛鍊才能提升心臟功能。他補充,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只要肌肉強度越強、心血管就越健康。肌耐力越強,皆可降低三高罹患率與猝死率,「所以心肌和骨骼肌是有關連的」,日常維持運動好習慣有益健康。
心臟外科醫師蘇上豪曾指出,造成猝死的最常見原因即為「心肌梗塞」,一般心肌梗塞患者在到院後90分鐘內應接受心導管治療,即所謂的「到院至灌流時間(door-to-balloon time)」,以減少心肌缺血的時間。
蘇上豪指出,最怕的是因心肌梗塞引發「惡性心律不整」,恐連送醫急救的時間都沒有,到院前即OHCA,心臟亂跳使得血液打不出去,失去心輸出量就會快速死亡,也是心臟外科醫師最害怕遇到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平時症狀也因人而異,有些人1分傷害會出現1分症狀,也有人9分傷害卻一點症狀都沒有,毫無預警是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地方!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