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便祕困擾嗎?醫師分析5大原因。(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你好幾天才大一次便,自覺深受便祕所苦嗎?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指出,慢性便祕白話來說就是時常便祕、一直便祕、日常排便近50%相當費力,但在專業判斷裡,定義相當寬鬆。而女生即屬於容易便祕的族群,主要與5大原因有關,包括受「雌激素、黃體激素」這難逃的宿命所影響,連醫師也沒轍。
鍾雲霓醫師在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寫到,本來就沒有要求患者必須每天排便,有人腸子蠕動得快,一天排便可達3次;反之有人慢,3天才拉一次。然而快慢不是重點,掌握自己的節奏、抱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即可。
她進一步指出,3天排一次者,若每次都是感覺到了,坐上馬桶5~7分鐘順暢完成,這樣的腸胃很通暢;而有些人天天排便,卻要蹲馬桶半小時,出力到臉紅脖子粗,或大出刮到肛門痛的羊屎便,也被認定為便祕。
▲女生受激素影響,使得在特定時間就會便祕。(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鍾雲霓說,綜觀所有族群,女生最容易便祕,主要出自於5大原因:
1.雌激素、黃體激素使然
這2種激素會使腸蠕動變慢。女生應該常有在生理期前經歷一段「不好排便」的過程,當月經一來、激素分泌一下降,反而開始拉肚子。若是遇上懷孕,黃體激素升高更會拖累腸道蠕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性在孕期容易便祕的原因。
2.骨盆肌肉失調
有些女生身材瘦弱欠缺運動;孕產後若還是缺乏運動、肌肉量、協調性與力道都會不足。排便是骨盆腔肌肉與腹肌協調而成的動作,倘若腸道本來就運轉順暢,那麼肌肉扮演的角色就會少一點,但若是哪天腸道不順、肌肉協調性與力道不足,坐在馬桶上出力半天,就是可能的結局了。
3.缺菜又缺水
本身纖瘦食量又小的女生,腸道需要推進的纖維質量可不能少。若蔬果、水分攝取不足恐使腸內壞菌多、好菌少,腸子減少蠕動如同不流動的死水一般。建議可多吃些空心菜、菠菜、花椰菜、地瓜葉等高纖食物;除了喝水外,也可從仙草、愛玉等晶凍類攝取水分,使腸道中糞便保水。
4.誤解每天都要排便,錯用瀉藥
門診中不少患者抱怨無法像家人一樣「每天排便」,約需3天才有便意感,因此開始買市售瀉劑讓自己天天拉得順,或者走上「大腸水療」之路。此舉萬萬不可,因為排便頻率從1天3次~3天1次都屬正常,依照個人腸子蠕動快慢而定,倘若長時間靠著瀉劑或灌腸劑,每天替腸道做排便工作,久了腸子就不蠕動了,這也是為什麼瀉藥越用越沒效的原因。
5.習慣忍便
人生中總會遇到便意來襲時,當下剛好要趕車、趕開會、接送小孩,偶爾發揮人類括約肌的神力忍一下待屎意過了就好了,但忍久了後果得自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