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洗手就揉眼睛可能導致針眼。(示意圖/記者彭懷玉攝)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不少人都有長針眼的經驗,眼科醫師表示,其實針眼與個人體質、衛生習慣有關;尤其皮脂腺分泌旺盛、有瞼板功能障礙的人更容易長,建議民眾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少吃容易引發針眼的食物。
眼科醫師林于皓在「眼睛好朋友 - 和欣視光眼科診所」分享容易長針眼的體質。他解釋,有些人皮脂腺分泌較為旺盛,皮脂腺容易阻塞,造成眼瞼過多油脂堆積,進而發炎;也有些人是因瞼板功能障礙,導致針眼生成。
若非因油脂分泌過多發炎,衛生習慣不佳、眼睛髒也可能會讓人長針眼!林于皓指出,尤其沒有洗手就揉眼睛,可能會將細菌藉由手部傳播至眼瞼,只要抵抗力不好,就無法抑制細菌的發炎反應。
此外,林于皓也點名有接種睫毛的族群。「睫毛根部容易有殘膠等外來物堆積,造成睫毛根區域髒亂」,務必多加注意。但他也提醒,接種假睫毛者,也不需購買市面上的洗眼液;因洗眼液洗不到睫毛根部,需使用專業器材,並用嬰兒洗髮精 稀釋清洗才有效。
林于皓表示,若要減少針眼情況發生,除了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不揉眼睛外,他也建議要少吃辣、甜食、炸物、油膩、麻油調味、堅果、荔枝、花生、芒果等容易長針眼的食物。
▲若想避免針眼生成,應避免吃芒果、荔枝、油炸等食物。(圖/免費圖庫PIXABAY)
坊間也流傳「用手繞過後腦勺、拉眼尾或是拿針刺破膿包」等治療針眼方式,但這些方法真的管用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有時用手繃眼皮的,針眼確實會好,因為拉扯的動作可能擠壓到腺體,使膿包被推擠出來。
不過陳瑩山仍建議,不要自行用針戳破膿包,如果戳傷的位置不對,就容易留下疤痕,且在器具未消毒的情況下,反而會帶來其他感染風險。
陳瑩山指出,針眼又稱「麥粒腫」,大多是因眼皮上皮脂腺阻塞造成細菌繁殖感染,腺體受感染後,出現急性化膿性發炎症狀,使眼部產生紅、腫、熱、痛的狀況,但其實長針眼就像長青春痘一樣,都是因為毛孔的阻塞、沒有清潔乾淨,才造成細菌感染。
「針眼若是很小無症狀,並不需特別治療!」陳瑩山說明,很輕微的針眼,只要用溫度約50到60°C的乾淨熱毛巾熱敷即可,每次熱敷5到10分鐘、每天3到4次,有助讓堵塞的腺體開口打開,使膿物排除,當腺體阻塞得到緩解,感染狀況也會相對減少。
讀者迴響